本案债权转让是否有效

2010年05月05日07:15              法律咨询     我要评论

 

  案情:

  陈某与某建筑公司有业务往来,经结算建筑公司共欠其材料款8、2万元,经陈某多次催要,建筑公司偿还了2、6万元,余款建筑公司无力支付,但表示公司有对殷某的到期债权5000元,愿将该债权转让给陈某,陈某亦同意接受,双方在2001年11月达成债权转让协议。建筑公司于2002年 1月委托某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孙某口头通知殷某该笔5000元债权已转让给陈某。后陈某向殷某主张权利时,殷某以不欠陈某款为由拒付。

  2003年8月13日,原告陈某以债权人的身份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殷某偿还欠款5000元。被告殷某答辩认为,该笔债权转让的通知方式和主体不合法,其与陈某之间没有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应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评析:

  法院在审理中对该案建筑公司与陈某之间转让债权的行为对殷某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产生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建筑公司与陈某自愿协商转让债权且该公司已委托孙某向殷某履行了通知义务,所以该转让行为对殷某发生法律效力,陈某可直接向殷某主张债权。

  第二种意见认为,建筑公司与陈某之间转让债权行为存在瑕疵,因为该公司没有直接向殷某履行通知义务,该转让行为对殷某不发生法律效力,陈某无权直接向殷某主张债权。

  笔者同意第一种意见。

  所谓债权转让,又称债权让与或合同权利的转让,是指债权人通过协议将其享有的债权或合同权利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享有的行为。《》第八十条第一款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合同法对债权转让的生效要件采用通知主义原则,即债权人转让其权利虽不必征得债务人同意,但债权人必须将债权转让的事实通知债务人,使债务人及时了解,避免因不知情而给自己造成损失。因此,通知与否,决定着债权转让的效力。但合同法对通知的时间、方式、方法未作明确规定,应该理解为不管采取何种方法、途径,只要能够确认债权人履行了通知义务,并且通知到达了债务人,就应该认定转让行为有效,对债务人发生法律效力。

  本案中,建筑公司与陈某达成债权转让协议后已由孙某口头通知了殷某,对这一点殷某并不否认。只是辩称建筑公司没有直接向其履行通知义务,孙某作为法律服务所人员曾处理过其与建筑公司之间的经济纠纷,孙某作为通知主体不适格,其行为只能代表自己或法律服务所,不能认定代表建筑公司履行了通知义务。对这一问题应如何看待呢?根据合同法规定,债权转让中履行通知义务的主体应当是债权人,不应当是第三者。本案中,建筑公司与孙某形成委托关系,孙某只是受建筑公司之托代其行使通知义务,而非自己行使。因此,孙某的意思表示亦即建筑公司的意思表示,通知的主体是建筑公司而非孙某。孙某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也应由建筑公司承担。

  综上,本案应当认定建筑公司将自己对殷某享有的5000元债权转让给陈某的行为合法有效,其转让行为对殷某发生法律效力。陈某向殷某主张权利的诉讼主张,依法应当予以支持。

 

  相关阅读:

  债权转让是否可以改变债权的主要内容吗

  债权转让是否可以改变债权的主要内容吗 不可以。 债权作为法锁的观念虽已消失,但债权转让只是主体上的变更,如果存在债的主要内容变更,则发生新的合同关系,而不属于转让性质。债的内容变更包括种类、数量、标的物品质规格、债的性质、期限、履行地和履行方……[更多]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知识首页头条推荐:2015无销售许可证的房屋是否可以购买
网友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我要提问:
免费向在线律师咨询:
推荐律师 更多律师>>
按地区找律师
合同变更转让知识排行榜
合同变更转让推荐知识
在线免费咨询
关于法帮网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找律师
Copyright© 2002-2015 www.fabang.com 法帮网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1019063号 |
北京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邛崃在线 邛崃在线 邛崃在线 邛崃在线 邛崃在线 邛崃房产 邛崃黄页 邛崃新闻 邛崃门户网站 邛崃求职招聘 邛崃热线
提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