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包钢50年的变迁,循着产量不断攀升、设备日益精良的发展轨迹,我们寻找着企业的基本组织制度在历史的风云中嬗变的足印。
1998年:体制改革的分水岭
包钢1954年建厂,伴随着共和国的发展成长。包钢50年的履历上,也写满了时代的雨雪风霜。
五十年代,包钢创业维艰;六十年代,包钢走了一段布满荆棘的路;十年动乱,企业风雨飘摇、亏损连年。
1978年,中国迎来了改革的春天,包钢的发展也由此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中国的国企改革经过20多年大浪淘沙式的洗礼,荡去了许多浮尘,也沉淀下了一些金沙。包钢在体制改革的探索中,一步步留下了坚实的足印,奏响了一曲与时代同步的激昂乐章:1983年引入竞争机制,推行干部制度改革,一批年富力强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1984年,落实厂矿承包制,实行工资制度改革,打破分配上的大锅饭;1985年,以放权搞活为中心内容的12项改革全面推行;1986年,推行了厂长负责制,实施管理体制改革;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巡重要讲话,包钢沐浴改革春雨,在包钢第十一届五次职工代表大会上,出台了深化改革的5项措施;1993年,包钢在实行岗位工资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了技能工资制,使工资分配同职工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和劳动贡献挂起钩来。同年,企业内部升级活动也蓬勃展开,厂容厂貌焕然一新。1993年也是企业承包制不断完善的一年,包钢推行了具有包钢特点的包保核承包制。
时光流转,包钢迎来了体制改革突飞猛进的1998年。
1998年,包钢的生存发展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口。
钢材市场长久的低迷在1998年仍然阴云未散,原燃材料、电等上游产品频频涨价,钢材产品价格却不断下跌,包钢的产品除低合金钢坯及重轨、工槽钢、无缝钢管外,其它产品售价基本上低于成本价;包钢的生产长期受流动资金短缺的困扰,到1998年已到了无法维持简单再生产的地步;职工工资无法正常发放,医疗费、差旅费大量拖欠……
以林东鲁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就在此时受命于危难之际。
1998年3月20日,在公司新领导班子上任后召开的第一次干部大会上,林东鲁提出的“以改革求生存求发展”的宣言掷地有声,10多万包钢人群情振奋。改革,犹如暗夜中海上的灯塔,指引着包钢这艘负载过重、行动迟缓的巨轮劈波斩浪,循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扬帆远行!
包钢1954年建厂时,名称由筹备时的“五四钢铁公司筹备处”改为“包头钢铁公司”。“包头钢铁公司”这个名称一叫就是40多年,中间曾改为“包头钢铁稀土公司”,但很快又恢复回来。
1998年6月6日,包钢少年宫,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暨揭牌庆典在这里隆重举行。彩带飞扬,似在向昨日挥手作别;鼓乐齐鸣,庆祝包钢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改变的不仅仅是名称。或者说,名称的变化折射出的是企业本质的改变。“包头钢铁公司”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是工厂制式的企业,而“包钢(集团)公司”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产物,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司制企业。“公司制”企业实行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互有分工、责权明确、相互制衡的管理体制。“工厂制”企业的经理主要向政府负责,而“公司制”企业的董事会主要向出资者负责,总经理向董事会负责。
产权结构:从“一股独大"到多元主体”
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明确的产权是市场经济中企业存在的前提条件,而产权制度上的缺陷正是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中企业低效率的重要根源。中国的国企改革经过几番波折,产权问题这一企业的核心问题终于浮出水面,人们找到了国企改革的症结所在。
包钢是老牌国有企业,产权结构中国有资本“一股独大”,这是不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必须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多元投资主体的股份制企业。
“稀土高科”和“钢联股份”于1997年和2001年在国内股票市场成功上市,犹如两个勇敢的弄潮儿,带领包钢在云谲波诡的资本市场进行了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资本结构的探索。
为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公司还在加大集团内资源的集约整合力度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2000年5月30日,北京,包钢(集团)公司迎来了改革历程中的一大盛事。作为国家经贸委批准的债转股企业,包钢成为自治区政府与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公司,其中自治区政府的出资比例为64.39%,包钢的投资主体由”一股独大”转变为多元股东结构。
稀土是包钢的一颗明珠,为使它更加熠熠生辉,1999年成立了内蒙古稀土集团。目前,由包钢牵头组建的中国北方稀土集团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以实现几代包钢人把稀土做大做强、让中国的稀土雄踞世界的梦想。
为全面提升包钢集团建筑企业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公司将内部的7家建筑企业进行了战略性重组,并吸收了民营企业——内蒙古环泰实业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中国第二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包钢下属的子公司的产权制度改革也在探索中初现端倪:到2002年年末,包钢集团有6家非钢企业在不同层面上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其中新联公司和新耐公司实现了整体改制。电气公司、冶金轧辊公司、凯捷公司、万开实业公司以部分资产出资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在吸收非国有资本方面,已有德国、英国、香港、台湾地区及国内共27家企业参与了非钢企业的资本、技术合作,累计引进资金3.18亿元。共设立了新耐公司、新联公司、博广公司、森鼎公司、华英公司等多家合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