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毁“小金库”的会计资料是否构成犯罪

2010年05月06日13:57              法律咨询     我要评论
案情:唐某、郑某系某国有企业经理与副经理,两人为掩盖公司“小金库”的开支内容,指使会计刘某、出纳沈某,四人共同将“小金库”的会计资料用废纸粉碎机予以销毁。后经司法鉴定,被销毁的“小金库”会计资料,涉及收入金额35万余元,支出金额33万余元,累计金额69万余元。

  分歧意见:在办理本案过程中,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根据1999年《修正案(一)》第一条、《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之规定:“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因此,本罪的犯罪对象必须是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资料。而根据《会计法》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并未涉及到“小金库”会计资料的保管期限。根据“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原则,由于四被告人销毁的不是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资料,因此其行为不构成犯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在单位大账之外另立“账外账”、“小金库”,本身就违反了《会计法》的相关规定, “小金库”会计资料也属于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资料。但是,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2001年4月18日颁布的《关于经济犯罪案件标准的规定》第七条规定:“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一)隐匿、销毁的会计资料涉及金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而本案被销毁的会计资料,涉及的收入金额与支出金额都不满50万元,未达到追诉标准。

  第三种意见对“小金库”会计资料的性质与第二种意见看法一致,但关于会计资料涉及金额的认定上,认为应认定累计金额。由于本案累计金额已超过50万元,故四被告人构成犯罪。

  评析: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理由如下:

  (1)《刑法修正案(一)》将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放到了《刑法》第三章第三节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中,表明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法律要求设立规范的公司、企业会计账目,并依法予以保存的目的在于准确反映公司、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备随时查核,并依法予以监督。但是,“小金库”的设立隐匿了公司、企业的部分经营项目与资金往来,以此规避国家对其正常审核与监督,因此为法律所禁止。但“小金库”会计资料与公司、企业其他应当依法保存的会计资料一样,记载了公司、企业特定时期的部分经营、活动情况,都是应当依法保存的。销毁这些会计资料,就是销毁企业这部分经营活动情况的书面记载,从而规避有关部门对此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因此,这种行为正是刑法修正案特别立法所打击的对象。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知识首页头条推荐:2015无销售许可证的房屋是否可以购买
网友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我要提问:
免费向在线律师咨询:
推荐律师 更多律师>>
按地区找律师
追诉知识排行榜
追诉推荐知识
在线免费咨询
关于法帮网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找律师
Copyright© 2002-2015 www.fabang.com 法帮网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1019063号 |
北京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邛崃在线 邛崃在线 邛崃在线 邛崃在线 邛崃在线 邛崃房产 邛崃黄页 邛崃新闻 邛崃门户网站 邛崃求职招聘 邛崃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