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主将保税货物“少报多出”,仓库经理人构成走私吗?
众所周知,一般贸易进口货物在进口报关时应办理纳税手续,若是少报多出,未报关部分便是偷逃税款。
然而,保税货物不同于一般贸易进口货物。保税货物,顾名思义,在符合法定条件时无需办理纳税手续。在什么情况下会偷逃税款甚至构成走私罪?在转为国内销售时应经海关许可并补缴税款,若擅自转为内销且偷逃税款达到情节严重则构成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仓库及所存货物的管理办法》第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走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下称《海关法》)第一百条第五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下称《刑法》)第154条第(一)项之规定,保税货物,是指经海关批准,未办理纳税手续进境,在境内储存、加工、装配后应予复运出境的货物,保税货物包括通过加工贸易、补偿贸易等方式进口的货物,以及在保税仓库、保税工厂、保税区或者免税商店内等储存、加工、寄售的货物;保税货物经海关核准转为进入国内市场销售时,由货主或其代理人向海关交纳关税和产品(增值)税或工商统一税。若未经海关许可且未补缴应缴税款,擅自将批准进口的来料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的原材料、零件、制成品、设备等保税货物,在境内销售牟利构成走私罪的,应定罪处罚。
因此,海关侦查时应查清保税货物是否擅自转为内销未补缴税款造成国家税收损失。否则,即使在保税货物从进口到出口的某一环节中有逃避海关监管的行为也并不必然是走私行为,不一定构成犯罪。《海关法》第八十六条规定了十三种违反海关监管而可以处以罚款并没收违法所得的情形(并非为走私行为),其中第(十二)项为“经营海关监管货物的运输、储存、加工等业务,有关货物灭失或者有关记录不真实,不能提供正当理由的。”第八十二条规定了三种走私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海关没收走私货物、物品及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其中第(二)项情形为“未经海关许可并且未缴纳应纳税款、交验有关许可证件,擅自将保税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以及其他海关监管货物、物品、进境的境外运输工具,在境内销售的。”第八十四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海关单证,与走私人通谋为走私人提供贷款、资金、账号、发票、证明、海关单证,与走私人通谋为走私人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者其他方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海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有这样的一个案例:某境外公司的货主与境内保税仓库经理人签订保税货物保管及代报关合同约定:每次批量到货,货主应在船到前两天提供有关发票、装箱单、提单等进口单证及合同或手册,仓库经理人向海关提交这些单证办理清关手续,将货物进仓;仓库经理人按照货主盖有单位公章戳记的书面通知和有关单证资料进行报关出仓,同时向海关提交单证;货主保证提供货物的品名、性质、标志及数量等单证资料准确无误。最近海关查出其中两年的货物在出仓与进仓的件数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出仓重量却比进仓重量累计多出近千吨(即少报多出)。与此同时,出保税仓货物的件数与保税加工厂购进货物的件数一致,保税加工厂多进的重量(即少报多进)正好与出仓少报的重量相符。海关侦查局侦查终结后向检察院提交起诉意见书,认为货主及其有关人员、仓库经理人及其职工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罪;检察院在要求海关侦查局补充侦查两次后,最终还是向法院提起公诉,认为仓库经理人及其职工和货主的推销员构成走私普通罪,但对海关侦查局起诉意见书中所列其他犯罪嫌疑人不列为被告的原因及如何处理均未提及。
数被告的辩护人认为本案不构成走私犯罪。
保税货物出仓申报不实是否逃避海关监管?对此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如果货主的申报不实是工作失误,且海关发现后立即改正,说明其没有逃避海关监管的故意;如果货主故意少报多出,从行为人的主观方面看当然是有逃避海监管故意的,但最终是否导致了逃避监管的后果,应以事实为判断的根据,而不能仅凭逻辑推理。比如,本案中保税货物在向海关申报出仓时少报重量,在销售给保税加工厂时多送重量,少报和多送的重量一致,货主及其客户对此事实均予以承认,说明货主有逃避海关监管的故意,然而实际上是否达到了逃避监管的目的呢?从法律对保税货物的监管规定可知,货物出保税仓库后进入保税加工厂,仍然处于海关监管之中,只要少报的部分转入了保税加工厂,则没有脱离海关监管,并没有保税货物造成逃避海关监管的结果。不过,假如出仓少报部分没有转入保税加工厂,则该部分货物就逃避了海关监管,此种情形下,海关通过查清货物究竟是内销还是转口贸易或去向不明,以追究相应行为人的相应法律责任。可惜,检察机关坚持认为,少报多出就是逃避海关监管,就是偷逃税款,就是犯罪,其实是误将保税货物的“少报多出”等同于一般贸易进口货物的“少报多出”。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走私犯罪是结果犯,即必须偷逃税款并且达到5万元以上的严重情节才能构成犯罪。如果有逃避海关监管的主观故意,有偷逃税款的动机,但是,实际没有导致这样的后果,仍然不能认定为走私罪。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以及审判机关不能以“少报多出就是为了逃避海关监管,就是为了偷税,就是犯罪”的逻辑认定犯罪。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一切案件都要重证据,若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以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即所谓疑罪从无、存疑不诉,这就是法律规定的无罪推定原则。相反,仅仅依据保税货物进出仓件数一致时重量上的不符数据计算出应纳税额,从而作为认定仓库经理人偷逃税款并据此认定其犯罪的根据,显然是在进行有罪推定。
假如有证据证明涉案货物由货主转为国内销售,则货主通过伪报重量的方式偷逃税款;假如有证据证明保税加工厂将少报多进的保税货物作为原料或在加工后擅自转为内销,则该加工厂偷逃税款。但前述两种情况均与仓库经理人无关(除非证明仓库经理人与其通谋走私提供保管)。若是货物在出仓后不知去向,则公诉人所称“视为内销”或“变相内销”之说于货主或许可以成立;若是查清货物在转入保税加工厂后不知去向,则可以认为保税工厂在变相内销。此时,也与仓库经理人无关(除非证明仓库经理人与其通谋走私提供保管)然而,本案没有发生前述数种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