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侨报》5月4日文章,原题:中国产业增长的“天花板”正在逼近八天吸引80万人观光的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汽车展5月2日落下帷幕。因为参展车企、汽车品种以及参观人数之多创下多项历史纪录,从而也将“北京车展”这个后来车展推上“全球最大”的位置。
特别是“五一”假期那天,北京车展现场竟涌进了14.5万余人,比同一天开幕的上海世博会仅少了6万人,如此火爆的场面,远出乎车展组织者和车商们的预料。因此,他们乐观地估计,中国的汽车市场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自从去年第一季度中国的汽车产销量首次超过美国至今,中国汽车市场已毫无疑问成为“世界第一市场”。以过去15年来年均增长16.74%的速度,以及目前中国每千人拥有30辆汽车的规模,业界人士推算,中国人均汽车消费的水准还需要20年才能赶上美国。
换言之,中国汽车业可能还有20年的高速增长空间。不过,要按照中国汽车目前每年产销量的增长情况看,中国汽车业的产能在2012年后就会出现过剩状态。而像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汽车保有量已受到“无路可走、无地可停”的现实空间限制,要增长还会增长到哪里?
在北京车展空前繁荣的背后,其实也向外界透露出另外一个问题:增长的极限。任何市场的增长总是有极限的,发展速度越快,意味着接近“天花板”的时间来得越快。
事实上,在中国大陆,又何止是汽车业将面临增长的困境。钢铁、电子、电信、建材、造船、高速公路等诸多行业已遭遇因“增长极限”而带来的“产能过剩”的初级困扰了。每年2亿多吨的过剩钢铁产品,将近4亿只过剩手机,以及数百万个过剩的液晶电视机面板等等都面临着“积压”问题。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最新年报数据显示,截至4月28日,两市共有45家公司因连续两年亏损,被以“退市风险警示”处理,这些公司多数是因为行业产能过剩、竞争激烈而造成的,如铝业、煤化工业和手机、显像管生产企业等。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形态基本属于“投资推动型”。正是在巨大的投资带动下,中国各产业的增长速度被不断推上新高,“产品相对过剩”便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种常态和有别于其他国家的“中国特色”现象。据中国商务部每年对600种主要消费品和300种主要生产资料市场供求状况调查监测,中国近年来已很少出现“供不应求”商品,尤其是在生产资料市场,有的只是过剩产品。
大陆的经济学家们和不少经济官员们现在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是:20年后(或者更短的时间后),当中国多数产业和市场达到一种“供需平衡状态”时,中国经济还会有多大的增长?在中国就业压力并未完全缓解的情况下,中国产业届时需要制造什么样的亮点来刺激市场和带动经济增长?中国产品还会凭着价格优势畅销全球吗?那时,印度、巴西、甚至越南的产品将可能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而在国内市场方面美国、日本、德国的产品可能再度受到国人的热捧。中国企业所有的竞争优势可能丧失殆尽。
显然,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已成为中国从现在开始就必须着手的一项战略任务。谁能未雨绸缪,谁就能抢得先机、拥有未来。这不是一家两家企业和企业家所能完成的,必须要求经济管理当局统筹全局,用前瞻的眼光调整和制定产业政策,合理调配各种资源、资金。也必须要求中国涌现出大批新型企业,他们不再是政府的附属或政策的执行者,而是具备创新冲劲和创新能力的真正企业,从而充当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这种“升级战”从中国多个产品的产量跃居全球第一,外贸出口超过德国、当上世界制造业“老大”时就已来临。这是一场遭遇战,不可回避。中国准备得越早越快,升级耗时越短,便越能赢得胜利。否则,每个产业只要一步入鼎盛,可能就意味着一个停滞、衰退期的来临。
(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