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损毁文物罪

2010年08月06日10:49    未知    www.fabang.com      法律咨询     我要评论

  一、 故意损毁文物罪(第324条第1款)

  (一) 概念

  故意损毁文物罪,是指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行为。

  (二) 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文物管理机关对文物的正常管理活动。本罪的犯罪对象是珍贵文物和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

  2、客观方面表现为损毁法定文物的行为。所谓损毁,是指改变文物的性质、面貌和形状的行为。损毁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捣毁、焚烧、污损、拆除、挖掘、炸毁等等。损毁的程度可轻可重,可以是部分损毁,也可以是全部损毁。

  3、犯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上是故意。

  二、 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第324条第2款)

  (一) 概念

  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是指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 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名胜古迹的正常管理活动。犯罪对象是名胜古迹。损毁与名胜古迹无关的物品,不构成本罪,情节严重的,可以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2、客观上表现为损毁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行为。损毁的方式可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拆除、刻划、砸毁、污损、焚烧、炸毁等等;“情节严重”,是指造成名胜古迹严重损害的;共同组织犯罪的;一人数次犯此罪的等等。

  3、犯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故意。

  三、 倒买文物罪(第326条)

  (一) 概念

  倒卖文物罪,是指违反文物保护法规,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 特征

  1、客体是国家对文物正常管理活动和国家经济管理的制度。

  2、客观上必须实施了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情节严重的行为。首先必须违反有关国家对文物保护管理的法规。其次,必须有倒卖文物的行为。该罪的犯罪对象是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此外,倒卖文物的行为还必须情节严重才构成本罪。

  3、犯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都可以构成本罪。

  4、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并且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

  四、 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第328条第1款) (176)

  (一) 概念

  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是指违反国家文物保护法规,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行为。

  (二) 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管理制度。犯罪对象限于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

  2、客观方面表现为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行为。它具体是指未经国家文化主管部门批准的私自掘取行为。其行为方式有的是秘密,有的是明火执仗公开进行掘取;有的是单个人实施,有的则是多人合伙甚至聚众实施的。

  3、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故意。行为人实施盗掘行为的目的,主要是非法占有古文化遗址、古墓葬中的文物。行为人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只要是故意实施的盗掘行为,都可以构成本罪。

  (三) 认定

  1、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与盗窃罪的区别。犯罪的客体不同,本罪侵犯的是国家文物管理制度,其对象限于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盗窃罪侵犯的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其对象为一般的财物;在客观方面,本罪表现为私自掘取的行为,其方式可以是秘密的,也可以是公开的,而盗窃罪只能表现为秘密窃取的行为,公开取得财物的不构成盗窃罪。

  2、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与故意损毁文物罪,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本罪对象限于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故意损毁文物罪和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的对象则限于文物、名胜古迹;在客观方面,本罪表现为私自掘取,其行为方式多为秘密的,而故意损毁文物罪和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则表现为损毁行为,行为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捣毁、损坏、污损、拆除、挖掘、焚烧等;在主观方面,本罪一般具有非法占有文化遗址、古墓葬中文物的目的,而故意损毁文物罪、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则只是出于破坏的故意。其动机可能多种多样,但并无对文物非法占有的目的。

  五、 过失损毁文物罪

  过失损毁文物罪,是指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文物的保护制度;客观方面表现为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故意。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知识首页头条推荐:2015我国法律对城镇居民房屋的补偿方式
网友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我要提问:
免费向在线律师咨询:
推荐律师 更多律师>>
按地区找律师
治安处罚知识排行榜
治安处罚推荐知识
在线免费咨询
关于法帮网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找律师
Copyright© 2002-2015 www.fabang.com 法帮网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1019063号 |
北京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