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律师 :律师职业的理想与现实
黄振中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许多外行人以为,做律师就是走上了一条铺着金砖、镶着银边、布满鲜花和掌声的幸福之路;不少内行人认为,做律师是实现公平正义理想的自由通途。那么,为律师行业提供后备军的法学院学生,尤其是国家为培养复合型高级实务法律人才而招收的法律硕士研究生,是如何看待律师这一职业的呢?
一、学生眼中的律师职业
恐怕很少有法学院学生在最初选择法学专业时,没有怀揣做律师的梦想和抱负。年轻的学子们带着满腔热情,前赴后继地奔涌到各大院校学习法律,期待着有一天能在法律的舞台上大展拳脚。然而,许多经过4年法学专业学习毕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在洞悉当今的法治现状后,却彷徨了。大多数人最后选择了放弃,因为要实现从学生到律师的这个华丽转身太难了,其艰辛与代价往往让人难以承受。
那么,对于做律师,有多少人选择了放弃,有多少人在彷徨,又有多少人依然坚守着那份执著和梦想呢?为此,笔者在2010年上半年专门做了一次“法律硕士研究生是否愿意做律师并简要说明主要理由”的调查(样本102个)。结果显示:超过60%的学生表示以后不确定或不愿意做律师,只有不到40%的学生表示愿意做律师。
调查发现,学生不愿意做律师的因素很多。虽然有些同学对律师职业的看法有些偏颇甚至还很肤浅,但却是他(她)们内心的真实表达,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例如,一些人在进入校园后发现自己的性格根本不适合这一行业。很多同学表示因无法克服这些困难而对律师职业望而却步。
更多的学生认为,律师这一职业压力大、不稳定、风险高、收入不均衡、社会认同度低、法制环境差……这些因素就像一座座大山,横亘在学生们成为律师的道路上。
有不少同学表示,做律师经常在外面奔波,需要付出很多精力,不仅压力大,而且没有足够的时间经营家庭,因此倾向于选择更为轻松、稳定的职业。
还有一些学生觉得普通社会公众对律师职业的认同度较低,甚至在不少情况下,律师成了“不道德”的代名词。律师中个别的害群之马,损害了整个律师行业的形象。还有,现行法律、法规对律师执业的保护制度不健全,特别是在刑事辩护中,律师的工作不仅显得苍白无力,而且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风险。在这些学生看来,律师已然褪去了其神圣的光环,成了他(她)们惟恐避之不及的职业。
然而,调查也显示,仍有一些学生坚持去实现自己的律师理想。
愿意做律师的学生觉得,做一名律师不仅能展现自我价值,也能实现社会价值。律师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去帮助别人排忧解难,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成功和喜悦的同时,还可以高举法律的大旗为弱势群体伸张正义,为社会的和谐、进步尽一份力量。例如,李同学就认为,“律师们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个人能力,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为他人服务,寻求正义,同时也为自己创造财富,这是一个能体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职业。”梁同学更是强调,“律师职业将正义、自由与独立、智慧、安全和商业利益集中到一起,这是其他任何一个职业都无法同时实现的。可以说,律师职业是人类社会最伟大的社会分工和职业发明……”对于那些向往自由、喜欢挑战的学生来说,律师可以较为自由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自己在应对各种挑战中得到锻炼,迅速成长。律师执业通常也是付出越多,回报也越高,从而激励着律师们乐此不疲地接受任何挑战。例如,李同学认为,“律师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职业者,做律师对于增强社会阅历,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很有帮助。”代同学认为,“律师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能够激发我的热情,同时也是我学习期间不断成长而作出的必然选择。”有些学生眼光长远,认为律师行业发展潜力巨大,随着中国法治建设的完善,律师的需求会逐渐增多,行业广阔性和扩张力都是很值得期待的,而且做律师可以很好地锻炼职业技能,积累丰富经验,拓宽自己的视野,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游刃有余。所以,他们愿意将律师职业作为自己踏入社会的第一步。例如,张同学展望道,“虽然我国律师行业的现状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它还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是个有希望的、蓬勃发展的行业。”邢同学认为,“律师职业将给予人生丰富的养分,将使你全面深入地了解社会各方面,各阶层。”当然,还有一些同学表示,虽然目前并没有做律师的打算,但是也许在其他领域工作几年,有了较好的经济基础以及必要的社会经验积累之后再从事律师行业。例如,刘同学便明确表示,“毕业5年内不会从事律师行业,而5年后则会着眼于财务与法律融合更加密切的领域。”
二、学生不愿意做律师的深层原因探析
在法学院的大多数学生中,之所以他(她)们不想成为律师,就像许多学生所说,律师是个辛苦的职业,压力大、风险高……特别是在现有法治环境不完善的背景下,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不仅要面对来自业内强大的竞争压力,还要面对来自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压力,从而使很多年轻学生丧失了从事律师职业的信心,宁愿选择安逸的生活,而不愿意走入这个行业。
在被喧嚣浮躁、急功近利的大环境所包围的校园内,有多少学生还能沉得下心来学习?律师职业本身的巨大挑战性、风险性……社会及自身的浮躁,无法让他(她)踏踏实实地去从事律师工作。不想脚踏实地地去走好每一步,自然不敢冒险去选择律师职业。
对律师职业不理解或理解不全面,往往也是部分学生不愿选择律师职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有学生认为,做律师常常要为“坏人”辩护,不符合自己内心的正义观,不愿意做这样的工作,挣这样的钱。例如,周同学表示,“我始终不能放弃自己内心道德的底线,不能理直气壮地为明明有罪的当事人进行无罪辩护。”刘同学也说,“虽然大家都说律师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勇士,但实际上他所维护的仅仅是当事人的权益,为在官司中取得胜利,甚至会不择手段。”哈佛大学著名的刑法教授德肖薇茨在《最佳辩护》一书中说:“有时你得提醒公众在刑事案件诉讼中被告辩护律师并没有犯罪,正像产科医生自己并没有生孩子一样,犯罪的只是他们的委托人。”普通民众往往把这个关系混淆了,这情有可原,但是法学院的学生如果也产生此种认知偏颇,则要认真检讨了。作为法律专业的一名学生,应该对律师这一职业有专业的了解,纠正外界对律师职业不专业、不公正的评判。这是对学生的要求,同时也是中国法学教育和老师的职责。学生对于律师的误读可能来自课堂上老师的错误讲述或一般公众对律师的评价,这是我们在学校教育上的疏忽,急需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