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专利法》第23条中的“不相近似”?

2011年02月24日14:10    未知    编辑整理      法律咨询     我要评论
如何理解《专利法》第23条中的“不相近似”?

“不相近似”是在申请专利的产品外观设计与在先相同产品的外观设计“不相同”的基础上,对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提出的进一步要求。外观设计通常都是众所周知的形状、图案、色彩的相互组合。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不能只是对这些因素已知组合的模仿,也不能是这些因素已知组合的微小改变。从已知组合中获得启发可能是必要的,但申请专利的外观设计应当表现出某种不容易想到的独特的设计风格、特点才能被授予专利权。所谓“相近似”有不同的情况,包括:物品相同,形状、图案相近似;物品近似,形状、图案相同;物品相近似,形状、图案也相近似等。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知识首页头条推荐:2015我国法律对城镇居民房屋的补偿方式
网友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我要提问:
免费向在线律师咨询:
推荐律师 更多律师>>
按地区找律师
知识产权案例知识排行榜
知识产权案例推荐知识
在线免费咨询
关于法帮网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找律师
Copyright© 2002-2015 www.fabang.com 法帮网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1019063号 |
北京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邛崃在线 邛崃在线 邛崃在线 邛崃在线 邛崃在线 邛崃房产 邛崃黄页 邛崃新闻 邛崃门户网站 邛崃求职招聘 邛崃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