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收购计划,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将进行综合分析、反复论证、深入摸底、精心策划,必须考虑各种因素和预测,及对方反收购的策略,并备有几套实施方案。它包括市场因素、政策因素、传媒导向、投资者感情和地方保护主义等;考虑收购成本、收购价值、收购时间、收购资金调度、收购协作伙伴和收购运作阶段中的手段等;还应做好各种准备,诸如:善意、恶意,有关部门出面调停、谈判、打官司,成功、失败,反收购者吸收新联盟或第三者出现等。所以说,收购战是智慧、财力、耐力的较量,它需有一个证券、财会、法律、公关等专业高度综合的策划班子,并具有严守商业秘密的责任感。在“宝延纷争”中,双方均有不少成功经验,但也表现出不少“败笔”,为后人借鉴。可见,收购是一项综合工程,有时候需要几年的调查、策划和实施。但当收购意图公开后,遇到的反收购攻击强大,双方陷于僵持,特别是收购方被旷日持久的诉讼拖累,那么其财力、精力将大大受损,社会影响较大,事态变化复杂,还可能被第三者利用,香港九龙仓收购案、著名的华尔街固特异橡胶和轮胎公司收购战,收购人均未得手,而最后由第三方出面解决。所以说,收购计划不完备,缺少应变和后退余地,不能克服法律上的障碍,对收购方来说,风险极大。台湾第一家收购案,收购方虽然打赢了官司,但长达数年的讼案,最后由当地最高法院定夺,收购方为此也付出很大代价。由于各国的法律不尽一致,故收购计划不能照搬,以此次宝安收购、控股延中为例,宝安整个计划在经济效益和市场运作方面的确策划较好,但涉及法律部分留下缺陷颇多。首先,一旦遇到法律障碍就有一个面对我国现行收购立法不完善,执行和解释问题,几种可能都会发生,且需要时间考验;其次,由国家证券委作出解释和证监会作出处理决定,还有一个诉讼问题。即延中不服,就可提出行政诉讼,还可以其他理由提出民事诉讼。双方如陷入一场旷日持久,交叉复杂的诉讼战中,对宝安不利,难以实现其原计划的目的,也不能发挥大股东的实际权力,且社会影响不佳,久拖不起,日长多变,为投资者厌恨。
由上可见,收购计划必须严密、完整,有应变性,考虑因素要多,选择余地大,且能经受法律的考验。
收购的市场策略
对收购者来说,如何结合市场情况,安排炒作,管理资金,以最低的成本收取最多的筹码,乃是一项最重要的计划和策略。
对市场和股民来说,收购上市公司的事件往往是最富有刺激性的,收购会使众多股东得利,特别当收购公开化,即收购方公告后,该股票会被市场炒飞。以包玉刚收购“九龙仓”股票为例,该股价逆市上升至78.3元,后包氏以每股105元收购;“中华汽车有限公司”收购战,涨幅146%;“会德丰”收购案,涨调56%;“牛奶冰厂”收购案,股价从140元升至290元,且收购者置地公司股价涨幅也达33%。由于收购行动公开后的股价飙升,也使收购者全面收购的成本增加,一些反收购专家也使用传媒效应和借助合作者之臂,将股价抬高。这样,不得不迫使一些收购者放弃收购,倒出筹码,或以控股了给。于是,收购者的市场炒做手段便成为收购计划中的最重要部分之一。
一是拂晓行动。当收购者悄悄低价吸入大量股票后,等某一个合适机会,在开盘时,以某一限价大量吃进,一举摊牌。香港“置地”买人“电话”,“新地”买入“九巴”都曾使用这一招数。“宝安”收购“延中”也使用这一手段,即利用集合竞价开盘,大量吃进,一步跨过“界线”而公开摊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