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地的省市两会到时下的全国两会,“幸福”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各级政府反复提到增加居民收入、建设保障住房以及完善医疗体系,决心要让群众享受到手里有钱、看病不难和住得上房等诸多幸福。
的确,“十一五”期间,中国的经济总量跃升为世界第二,很多地区的GDP五年间翻了一番,居民收入也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可以说,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在日新月异的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水涨船高。
但正如连续多年呼吁公车改革的人大代表叶青提到的,如今虽然很多人经济条件好了,开得起车了,但看到少数人总是开着公家的车办私事,心里还是会不高兴、不幸福。
造成这种“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现象的,正是目前社会资源分配上的不平等。根据统计机构的数据,在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上,我国已大大超出了正常水平,收入最低的20%人群与收入最高的20%人群之间,收入差距已经达到11倍之多。
全国两会前,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交流时说,“幸福是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幸福”更多的是一种感受,一种令人身心愉悦的心理体验,这种感受的获得不只来自物质上的富足,更需要社会氛围的公平与和谐。
不可否认的是,过去的“十一五”,是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五年,但过多地追求经济增长的“快”,让我们忽视了营造公平、和谐社会氛围的“慢”。比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出于经济建设的需要,过多地把本属于公共福利保障的住房、医疗和教育领域推向了市场,但资本的本性,不是创造公平而是追逐利润的最大化,从而造成了目前在住房、医疗、教育领域中资源分配不合理、群众有抱怨的现象。
正如叶青在参加媒体访谈时所说,30年前大家工资虽然不高,但幸福感并不差,为什么?因为住房、看病、上学都有保障,公共福利分配的公平,让大家少了很多烦恼和后顾之忧。
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从省市两会期间,广东提出要建立“幸福广东指标体系”、武汉市提出“打造幸福之城”,再到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 规划,都将提高国民幸福作为重要目标。各级政府都已经意识到,要改变之前过分追求物质指标而忽视公平建设的不足,将工作重点转到营造公平、和谐的社会氛围上来。
不过,要使群众增加幸福感,除了要继续提高收入水平、完善保障体制,还要逐步改革分配制度不合理,打破资本和体制领域存在的垄断现象,同时给老百姓创造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而这需要打破既有利益的坚冰,进入改革的深水区,我们的政府还有许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