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短信骗钱九大陷阱

2011年03月17日10:05    未知    -1      法律咨询     我要评论
手机短信骗钱九大陷阱

手机短信以其方便、快捷、易操作、价格便宜等优势在近几年迅速普及,成为手机用户广为使用的一种新的交流手段。与此同时,一些不法SP也设置各种圈套和陷阱,大掏手机用户的钱包。短信乱收费问题已不容忽视。下面这首在SP业内很流行的打油诗,形象地描绘出了SP的经营内幕:“资费要定高,逮住就很掏;聊天不能少,算命也挺好;如果不群发,咋干都白搭;用户若上当,骗他没商量;什么是梦网,其实就是抢;要想干这行,心狠要像狼。”
  为了帮助广大手机用户识别短信骗局,避免上当被骗,中国消费者协会特提醒广大手机用户慎防以下九种常见的短信陷阱:
  一、中奖短信骗局
  谎称用户在某项活动中中了大奖,若领取奖金需先交纳邮寄费、托运费、手续费等。用户交钱后,奖金和奖品自然全无下文。此为中奖短信骗局。
  二、互动短信圈套
  电台、电视台的一些栏目常搞发短信中大奖活动,但不标明或模糊收费标准。有的参加竞猜活动,一条信息竟被收几元甚至几十元,甚至从此被加入包月服务。此为互动短信圈套。
  三、赠送话费陷阱
  有的人多次收到这样的短信:“请将短信发给XX位用户,你的账户上将增加XXX元话费”。或“为庆祝某单位用户突破一亿,请您将此消息转发10位用户,你的帐户上将增加XX元话费”。结果话费自然不会增加,短信费却损失了不少。
  四、免费试用误导
  有时,信息服务商为吸引用户,以免费试用作为促销手段,有的注明免费期限,有的则不明示免费截止日期。许多人因忘记在试用期内退订,结果被转为收费用户。
  五、网络活动骗钱
  一些网络吸引消费者加入短信活动,实际则是引诱消费者订阅信息。如网络只是告知“发送××到××”,就可以获得某短信游戏的玩法或帮助等信息,却不告知此种行为即是“订阅”信息,需要付费。有些网络则以“个人交友”、“结伴旅游”等名义不断发出邀请短信,消费者一旦回复,网络即视为该手机号码在其网站上注册,收取标准不明的注册费及信息费。
  六、“捆绑”业务套钱
  手机卡中“捆绑”或内嵌“××梦网”业务,使用该卡就会收到“××梦网”发来的短信,按键进入点击游戏娱乐项目,即可启动游戏。而此业务的短信并非每条0.1元,而是按月收费30元。
  七、诱骗注册诈钱
  一是提供虚假的“完美情人”、“情感测试”、“同城约会”等中介服务,以软件人员事先编写好的火辣赤裸的甜言蜜语,骗取消费者注册。二是以 “服务当月免费”或“免费进入服务大厅”为诱饵,引诱消费者订制,在注册后再按条目及期限收取信息费。三是化整为零,少量多次进行收费。如:将“订制”的短信,一条能说清的分成多条多次发送,消费者每收到一条短信就要付一次费。
  八、退订成功仍收钱
  消费者普遍反映短信订时容易退时难,只要接受了收费短信服务,想退订时却发现不是未告知退订方式,就是虽然按要求发送了退订短信,仍被收费。
  九、不确认就扣钱
  有些服务商故意减少确认环节,只要用户回发短信或不理就被视为订了包月。而且由于许多消费者不注意核对话费单,当信息费与高额话费相比时,不易被察觉,再加上充值卡用户得不到话费清单,就给那些缺乏商德的服务商提供了机会。
  为了维护广大电信用户的合法权益,保障短信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2004年4月15日,信息产业部发布了《关于规范短信息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资费透明、订制确认和退订自由方面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是提防各种短信陷阱、打击不法经营行为的利器。为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谨防短信陷阱,中国消费者协会特发布以下消费提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知识首页头条推荐:2015无销售许可证的房屋是否可以购买
网友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我要提问:
免费向在线律师咨询:
推荐律师 更多律师>>
按地区找律师
婚姻法规知识排行榜
婚姻法规推荐知识
在线免费咨询
关于法帮网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找律师
Copyright© 2002-2015 www.fabang.com 法帮网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1019063号 |
北京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