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市场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国企巨头“既拿补贴又涨价”的质疑,中石化集团公司新闻处处长王涛20日表示,“为了防止国外高油价对国内带来巨大冲击,国家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了从紧控制,石油石化企业在价格严重不到位,甚至原油价格严重倒挂的情况下,仍然采取了多种措施,积极保障供应。中国石化 ‘十一五’期间,因价格不到位政策性减收3500亿元。”(2月21日《东方早报》)
时至今日,石油巨头的“政策性亏损”理论早已令人望而生厌——原油的勘探开采、炼油、销售、化工是石油巨头的四大业务板块,尽管炼油业务存在亏损,但是勘探业务的稳步增长以及销售业务的不断扩大,已经给石油巨头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因此他们才会连年在各类企业排行榜中独占鳌头。当石油巨头以“市场化”为由屡屡向有关部门发动“价格攻势”的同时,他们或许没有看到,包括石油在内的能源、土地等一系列重要生产要素无一不是来源于非市场化的垄断。凭借所谓“政策性亏损”论,他们不仅理直气壮地赚取暴利,而且还不失时机地以此来要求政府提供财政补贴。赚钱的部分属于自己,亏损的部分则要公众分担,垄断行业蛮横霸道的双重人格由此显露无遗。
如果说“政策性亏损”尚且具有一定隐蔽性和欺骗性的话,“政策性减收”一说则近乎赤裸裸地公开叫板——无论我的具体经营状况如何,政策性安排已经使我减少了巨大的收入,换句话说,直到现在才作出涨价这样“艰难的决定”,你们委实应该弹冠相庆。
不妨回顾一下如此雷语出笼的过程——新一轮油价上涨过后,市井坊间普遍质疑石油巨头“既拿补贴又涨价”。与之相对应的是一组详尽的数字:中石化2006年净利润超过500亿,国家补贴50亿;2007年净利润超过700亿,国家补贴49亿;2008年净利润超过550亿,国家补贴503亿。一边是数额巨大的利润,一边是同样数额巨大的补贴,公众很容易心生困惑——石油巨头到底面临着怎样的生存状况,如果长期亏损,何以年年盆满钵溢?如果其本身“不差钱”,何以一次次通过涨价与民争利?这种质疑很容易理解,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石油巨头要么放弃补贴、要么放弃涨价。中石化此番回应倒也简单干脆——两者兼得,不是因为自身面对着怎样的变故,只是因为错过了太多增收的机会。 事已至此,实在令人无话可说。当石油巨头理直气壮地以“政策性减收”为由发动涨价攻势的时候,“政策性增收”的内容为何被选择性忘记了呢?石油巨头言必谈 “与国际接轨”,为什么在国际油价节节败退之时,国内油价却始终反应迟缓?如果说此时的延缓涨价是“政策性减收”,彼时的延缓降价是否“政策性增收”,既然是摊开账本来算账,在油价一路上涨的过程中,不妨好好算一算,到底是“政策性减收”的幅度大,还是“政策性增收”的内容多?
巧合的是,就在中石化自我辩白的同时,《人民日报》披露:财政部日前发布数据显示,全国国有企业2010年实现利润19870.6亿元,同比增长37.9%,国企利润非常可观。国务院决定,从2011年起,对央企统一提高国有资本收益收缴比例,并扩大征缴企业范围。具体到石油巨头,公众不仅想了解他们会为此缴纳多少红利,更想看到,他们是否会因此而收获“红包”。自从2007年开始对石油公司征收特别收益金以来,“红包”的数额一次次超过“红利”,由此不仅未能实现补贴弱势群体的目的,相反却意味着公众额外为垄断企业做出贡献,甚至“红利”本身也被计算为“政策性减收”的账单,从而为下一次涨价埋下伏笔。
调整资源价格无可非议,理顺价格机制也十分必要,但应该具备两个前提:首先,走向市场不等于提高价格,更应引入竞争迫使经营者提高效率,在市场中形成价格;其次,调整资源价格的目的,应该是使普通民众因此获益,而不是为了维护垄断利益。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真正算得上与国际接轨,否则的话,无论“政策性 XX”的说辞多么冠冕堂皇,终究难以掩饰垄断者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利益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