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价上涨现象,我们许多人似乎已习惯了。“深圳红色出租车燃油费升至3元,为全国最高城市”(《京华时报》4月23日)的消息,与“广州的士起步价要涨至10元?物价局称近期并无调价计划”(《信息时报》4月24日),说起来,人们基本上都有心理准备。而对于后面一条新闻,不管消息是否确切,但出租车调价都应当是可以料想的。何况,爆出消息的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说,这不是“小道消息”。
对于的士司机来讲,他们也的确承受了油价等系列物价上涨的压力,需要通过增加营运利润来缓解。但,当下通胀压力巨大,政府一方面稳定物价,一方面又安排出租车涨价,恐怕得谨慎。出租车属于公共事业,最理想的办法,应当是通过政府补贴或让利的形式,来减轻的士司机压力,而不是向乘客伸手。
虽说物价上涨已成趋势,但也有一些例外,譬如“广东多地菜农卖菜难,弃耕任由菜疯长至一米”(《广州日报》4月24日)。上周,某地有菜农因为“菜贱伤农”而做了想不开的事儿。当然,市场经济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奇怪,毕竟菜价总体而言,涨的情况多于跌。但政府的引导很重要,需要建立起信息平台,让菜农知道该种什么不该种什么,什么时候该种什么时候不该种。农民的抗风险能力低,且他们获取信息的机会要少,这方面政府应有所作为。
遗憾的是,许多政府在公款消费方面作为积极,在这些事关群众的事情上,总是无所作为。“广东多数县长信箱形同虚设,六成群众来信不回复”(《南方农村报》4月22日),说的就是这么回事儿。同样的,许多政府网站长年不更新,也直接影响到群众对信息的获取,且对政务问题蒙查查。
弱势群体不仅需要政府救济,同时也需要减少为富不仁的伤害。“汕头高中生驾车撞死两老人,其父上电视道歉背对观众引不满”(《广州日报》4月23 日)的事件,充分揭示了富人的傲慢。对这些个社会不公现象,需要法律的救济。当然,如果遇到“湛江9名法官与‘讼托’结盟攫取巨额利益”(新华社4月24 日)这种事,你就没辙了,这里所谓的“讼托”,是专门买下别人打不赢或执行不了的官司的人,这种人与法官勾结,有把握把官司办成。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归根到底还是法官“道德滑坡”的结果。而这,又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