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小户型的普及让我们必须警惕大量垃圾建筑的出现。
垃圾建筑的第一表现就是劣质材料的堆砌。毋庸讳言,不少开发商骨子里对小户型及购买小户型的群体有一种轻视,同一个开发商,同一个社区,回迁房与商品房的质量差别在不少地方或多或少有所体现。在杭州某小区发现过梁上原本应该有两根起支撑作用的12毫米螺纹钢筋竟然是两根毛竹。据统计资料显示,欧洲住宅寿命平均80年,以英国的为最高,132年,德国因为二战的关系,数据是66年,平均起来西欧这些国家80年以上,而我国城市住宅寿命低于50年的情况相当普遍。相当大的一部分楼房结构寿命缩短是因为保温层结构不合理,造成墙体开裂。上个世纪60年代建的房子大都拆得差不多了,已开始拆70年代建的房子。专家分析说,造成我国住宅寿命短的原因53%是由于质量。面对百年大计,面对如此明目张胆的伪劣,面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法律似乎依旧有些苍白。
更让法律感到无奈的,是垃圾建筑的另一个表现:设计的垃圾。无疑,在住房问题上既要解决它的质量问题,更要解决它的性能问题,包括温度、空气、采光、通风、环保、智能化等等。如何让小户型居住舒适,功能完备,是对小户型设计的重大考验。小户型比例越高,容积率就越来越高,建筑密度就会越来越大。当年的筒子楼、简易楼,今天已基本上成了垃圾建筑。在户型内部的设计上,也是令人大跌眼镜。笔者曾见到一套90多平方米的小三居,房间设计得像一个闷罐,空气在各个房间基本无法对流,开发商还美其名曰私密性强。这样的设计不用说20年之后落不落伍,就是现在也已令人侧目。在某尾房超市,据说有的尾房居然没有设计卫生间。北京前不久销售的某楼盘甩出的尾房竟然也是房间四面没有窗户,只在房顶有一个天窗透气。如此设计,让人恨得牙根痒痒。在业内,私下更有不少关于设计师与材料商勾结、与开发商勾结的传说。钱进了设计师的腰包,房子却给国家和百姓留下了挥之不去的痛。
在日本也曾爆出建筑设计师和开发商联手对高层建筑设计数据造假并在施工中偷工减料等丑闻,震惊了日本社会。但日本很快采取了行动。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规定建造劣质建筑的设计师将受到最高3年监禁的严惩,最高罚款额度也增加到300万日元(约合2.56万美元)。
面对垃圾建筑,我们的法律是否也要跟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