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视角下个人独资企业债务的承担

2011年11月14日00:24        法帮网      法律咨询     我要评论
民事诉讼视角下个人独资企业债务的承担

  个人独企资业法虽然已经颁布很久了,独资企业债务承担也似乎是个老问题,但是在审判实践中却发现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对个人独资企业是否作为诉讼主体的规定有差异,学术界的看法也不一致:有的认为个人独资企业可以作为民事诉讼主体,有的认为应将投资人和个人独资企业共同作为民事诉讼主体,还有的认为应直接以投资人为民事诉讼主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就是笔者所在法院审理的两起以同一独资企业作为被告的案件,也开列了不同的民事诉讼主体,做出了不一致的判决。这种现象不禁让人有些困惑:投资人和个人独资企业是一种什么关系?投资人对个人独资企业债务的无限责任是通过个人独资企业过渡和传递,还是越过个人独资企业将民事责任直接作用于投资人,由投资人来承担民事责任?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笔者就此作一下简要分析。

  一、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地位

  个人独资企业是一种很古老的企业形式,至今在商业经营中广泛应用,它的典型特点是个人出资,个人经营,个人自负盈亏,个人自担风险。个人独资企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个人独资企业是一种普遍的经营方式,以其规模小,经营方式灵活,对社会生活有较强的补充性,来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特别近几年来,西方国家越来越重视发展中小型企业,使个人独资企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我国先后以也法律的形式对个人独资企业进行了规范。1999年8月30日全国人大的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该法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我国个人独资企业是指由一个自然人投资,全部资产为投资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营利性组织。由于独资企业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出现,个人独资企业因债权债务涉诉现象比较多见。司法实践中对民事主体的确认也产生了分歧。传统的二元制民事主体确认受到质疑。二元制民事主体模式认为民事主体由自然人和法人构成。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主体也向多元化发展,出现了许多区别于自然人和法人的经济实体,如合伙企业,独资企业等等。

  关于独资企业的法律地位,是否能作为民事主体,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主要有一下几种说法:

  1、自然人主体资格延伸说。认为个人独资企业不具有独立的法律主体资格,而和投资人是同一法律人格。

  2、法人说。允许个人独资企业成为法人,投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财产登记制度,无法具体界定个人独资企业财产和投资者个人财产的范围,如果允许投资者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对债权人的保护不利,该说也站不住脚。

  3、非法人团体资格说。认为个人独资企业既不是自然人也不是法人,而是享有相对独立人格的非法人团体,具有特定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自然人主体资格延伸说只看到了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主体的单一性,和业主对企业控制的单独性,而将企业人格和投资人人格视为一体,没有看到投资人和个人独资企业的差异不可取。

  法人说也存在问题,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财产登记制度,无法具体界定个人独资企业财产和投资者个人财产的范围,如果允许投资者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对债权人的保护不利,该说也站不住脚。

  笔者比较同意非法人团体资格说,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独资企业已经作为一种独立的市场主体,以自己的名义从事经营活动。其民事主体资格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

  个人独资企业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1,要有自己的名称。但是名称中不能使用“有限”或“有限公司”字样。在登记是也不能使用“公司”二字,以与公司区别开来。2.投资人要申报其必要的与开办企业规模相当的经营资金,该资金不是注册资本,是经营必须的条件。3.应有必要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4.有相对满足其经营业务需要的从业人员。从以上条件可也看出, 个人独资企业已经具备了企业的全部特征。将其视为民事主体去参加市场经济活动,赋予其拟制人格,有利于扩大市场交易的规模和范围。发挥它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个人独资企业有一定相对独立的财产,一旦与外界发生纠纷,有利于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因此个人独资企业能否取得民事主体资格取决于个人独资企业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投资人对个人独资企业承担无限责任,使个人独资企业具有较高的商业信誉。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才是社会组织取的民事主体资格的决定条件,法人有民事主体资格是因为其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个人独资企业不能取得民事主体资格,是因为其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这种认为是有失偏颇的。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知识首页头条推荐:2015无销售许可证的房屋是否可以购买
网友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我要提问:
免费向在线律师咨询:
推荐律师 更多律师>>
按地区找律师
民事诉讼法论文知识排行榜
民事诉讼法论文推荐知识
在线免费咨询
关于法帮网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找律师
Copyright© 2002-2015 www.fabang.com 法帮网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1019063号 |
北京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