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望权】离婚后一方阻止另一方探望子女,该怎么办?
我与前妻李某经法院诉讼离婚,女儿(13岁)由她抚养,每个星期日由我可以探望孩子。但离婚后我按时去看孩子,都未见到,李某不是将孩子藏起来,就是让孩子的姥姥将孩子带出去,找各种理由不让我见到孩子。请问,我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吗?法院能将孩子强行带到我身边,以实现我探望孩子的权利吗? 王强
解答:
王强,你好!
《婚姻法》第38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第48条规定,对拒不执行有关探望子女的裁判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有关个人和单位应负协助执行的责任。你与前妻李某经法院诉讼离婚,李某不自觉履行判决书确定的义务,不协助你实现探望儿子的权利,你依法有权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但是,在法院强制执行过程中,如李某仍拒不执行,法院是不能强行将孩子带到你身边的。因为立法规定探望权的本意主要是为使未成年子女身心得以健康发展,从而有利于其成长。而强行将子女带至某处由其父或母行使探望权,势必严重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与立法初衷相悖。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㈠》第32条规定,婚姻法第48条关于对拒不执行有关探望子女等裁判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的规定,是指对拒不履行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有关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不能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所以,如李某拒不履行判决书确定的义务,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但不能对孩子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
相关阅读:
探望权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析
探望权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析 我国关于探望权的立法状况 自建国以来,我国始终没有颁行民法典,也没有制定系统的亲属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体制的变更,带来人们观念上的巨大变化,社会的伦理道德、生活模式乃至家庭结构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必然要有一个完整……[更多]
浅谈探望权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运用
浅谈探望权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运用 所谓探望权,是指夫妻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义务协助非抚养一方行使探望的权利。实际上,探望权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义务。有专家认为:父母的离异给未成年子女造成的……[更多]
探望权及其强制执行若干问题初探
探望权及其强制执行若干问题初探 所谓探望权,是指夫妻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义务协助非抚养一方行使探望的权利。探望权在婚姻家庭法律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权利,它可以保证夫妻离异后非直接抚养一方能够定期……[更多]
浅析探望权执行难的成因及对策
浅析探望权执行难的成因及对策 2001年4月,修订的《婚姻法》第一次将离异父母对子女的探望上升为一种权利。该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2001年底,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婚姻法司法解释,规定当事……[更多]
浅谈探望权及其强制执行问题
浅谈探望权及其强制执行问题内容摘要::全国人大修改婚姻法后,探望权制度一直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并且纷纷著文进行研究,本文主要是探讨探视权这一制度的相关理论知识,尤其是注重的是在司法实务中如何执行该制度的问题,并且从宏观上分析了我国婚姻法的规……[更多]
浅谈我国探望权制度的完善
浅谈我国探望权制度的完善2001年4月28日,我国颁布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该法第38条规定了离婚父母对子女有探望的权利,首次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探望权制度。这一规定强化了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探望权的保护力度,为人民法院处理探望权纠纷……[更多]
论探望权及其强制执行
论探望权及其强制执行2002年2月8日杨立新 新修订的《婚姻法》在第38条,新增加了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享有对子女的探望权。这一条文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更多]
探望权的批判与重构
探望权的批判与重构我国2001年4月28日修改并颁布实施的《婚姻法》吸收了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首次规定了探望权,是婚姻法的一大进步,新婚姻法将原先的“子女探视权”改为“子女探望权”。应当说“探望”的提法更具有交流、沟通意义和人情味……[更多]
浅析探望权及其强制执行
浅析探望权及其强制执行探望权,即父母对子女的探望权,是指父母离婚后,与子女分居的父或母一方享有的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探望子女的权利。探望权主体除父母外是否包括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问题,在理论上还存在分歧。一种意见认为:探望权的主体还应当包括祖……[更多]
探望权的强制执行
探望权的强制执行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第一、二款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义务。行使探望权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据此,当事人可以就探望权纠纷起诉,主张自己的权利。法院作出判……[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