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法律程序:
第一种程序:
公司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被依法宣告破产的由人民法院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组织股东、有关机关专业人员成立清算组,对公司依法进行破产清算后,依法办理注销登记手续。
第二种程序:
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时,由公司股东会依照公司章程及相关法律规定依法作出解散公司的书面决议,并应当在15日内成立清算组(有限责任公司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由董事或股东会指定的人员组成)。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六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应当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向清算组申报债权。
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发现公司财产不足清偿债务的,应当立即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公司经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产后,清算组应当将清算事务移交给人民法院。
公司清算期间,不得开展新的经营活动。
公司清算结束后,应依法办理公司注销登记手续。
二、所需相关文件:
1、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
2、公司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
3、公司《章程》及相关企业登记资料;
4、公司经营状况审计报告;
5、公司现有资产评估报告(视情况而定);
6、债权债务清册;
7、欠发欠交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养老保险、税费等情况;
8、公司正在进行的诉讼(包括执行、被执行)。
相关阅读:
公司解散条件
在公司僵局问题的处理上,应正确把握公司法第183条关于股东请求解散公司规定的立法宗旨。股东提起公司解散诉讼的事由必须是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形。这里的经营管理的严重困难不能理解为资金缺乏、亏损严重等经营……[更多]
公司解散制度研究(三)
公司解散制度研究(三) 四、吊销、注销与公司的终止 实践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公司大量采取了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对于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被依法吊销后,其法人资格是否存在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司法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争论……[更多]
公司解散制度研究(二)
公司解散制度研究(二) 二、公司解散事由比较研究 公司解散的事由又称为公司解散的原因。公司的成立,一般是基于出资者从事商业活动谋求利益所致,而公司解散的原因则较为复杂,除了有出资者放弃上述目标原因以外,还有出资者以外的其他诸多原因。公司解散的……[更多]
公司解散制度研究(一)
公司解散制度研究(一) 公司制度以确立股东有限责任原则极大地激发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加速了社会资本的集中过程,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公司也成为我国现代企业制度中最为主要的企业类型,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民事主体。公司的设立和终止制度的……[更多]
从“湖北首例公司解散案” 看 “公司僵局”
从“湖北首例公司解散案” 看 “公司僵局”附注:本文为一审判决公司解散,被告提出上诉,二审期间所发表(最初发表于个人博客,现转载于此)。本案最终判决不准公司解散,是为遗憾。不过法治的进程就是一个不断纠错的过程,下文观点也期望同仁及创业者们予以……[更多]
公司解散撤销的操作程序
公司解散撤销的操作程序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股东可以根据意愿解散公司,也可以通过修改公司章程,改变事先约定的解散事由,使公司继续存在。这是公司解散撤销的规定,是新公司法一种全新的制度安排。 为使公司存续而修改公司章程时,除应遵循一……[更多]
公司解散诉讼的法律适用
公司解散诉讼的法律适用公司解散是基于一定事由,使公司人格发生消灭的原因行为和程序。学理上一般将公司解散分为合意解散、行政强制解散和法院判决解散三种类型。合意解散又称自愿解散,是基于公司自己的意思解散公司;行政强制解散是因公司违反有关行政管理……[更多]
公司解散之诉的设想
公司解散之诉的设想我国公司法第一百九十条、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了公司可以解散和应当解散的四种情形,但在司法实践中,大量的股东由于上述规定情形以外的原因,譬如股东间缺乏合作诚意、公司经营陷入僵局、公司财产正遭受滥用等因素而要求法院判令解散公司时……[更多]
公司僵局与公司解散、清算制度
公司僵局与公司解散、清算制度我国现行公司法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公司法注重公司解散、清算过程中公司组织机构的作用,忽略法院对公司组织机构不能发挥作用时的补救作用,造成对股东利益的保护不利,损害了交易中利害关系人的利益。本文拟就法院介入解散、清算程……[更多]
公司解散的效力?
公司解散的效力? 答:公司在出现解散原因、符合解散条件、依法进入解散程序后,产生的法律效力如下: 1、公司的法律主体资格在清算终结前,视为继续存在。 2、公司与股东之间的法律关系仍然存在,《公司法》中有关股东与公司关系的法律规定仍然适用。 3、公……[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