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人间蒸发”企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吗?
案例:2008年《劳动合同法》正式颁布实施后,许多企业都在为自己企业的用工形式担忧,有的企业是因为长期没有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而有的企业则是因为自己的企业里有不少在册不在岗的“幽灵员工”,这些员工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企业,但是从来没有办理过离职手续。也就是说,这些员工与企业的劳动关系仍然存在,但是却没有正常提供劳动。
人力资源经理张琦所在的国有企业就面临这样的情况。由于企业存在大批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固定工,当年国家号召全员劳动合同制的时候,所有在岗员工都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是领导在要求张琦梳理企业用工形式时,张琦却发现,有几个员工虽然在人事科有备案,但是却因为种种原因,已经有七八年没有上过班了。比如,原技术科员工武平在2000年夏天徒步到西藏旅游后就一去不返。据同行者说,武平是在穿越一个大峡谷时掉队失踪的。此后,公司向其家属支付了部分慰问金,就将此事搁置起来;而原财务科科长袁某则因为儿子定居美国,他本人也于2001年到美国定居。但是因为当年袁某同时兼任人事科长,所以袁某出国的时候没有办理离职手续。而武平和袁某都是1990年单位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时候就与单位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这下张琦有点不知所措了,由于武平和袁某的劳动合同都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该如何终结双方的劳动关系呢?公司还要向他们支付经济补偿金吗?
点评: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关系的确定首先要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履行,如果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出现法定情形就会导致劳动合同的变更、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法》第44条规定,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劳动合同终止。
本案中,虽然武平失踪已经长达8年,但是由于劳动合同关系始终存续,公司与武平的劳动关系也应该是一直存续的。只是因为武平不能为公司正常提供劳动,所以武平与公司的劳动合同处于中止状态。在武平没有被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或宣告死亡之前,公司仍然应当为武平缴纳社会保险费。而袁某当年移居美国,属于因私出境定居,根据原劳动部《关于职工因私出境定居而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问题的复函》(劳办发 [1997]42 号)的规定,对于获批准出境定居的职工,享受的一次性离职费不属于《劳动法》及其配套规章规定的经济补偿金。在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以后,职工获批准出境定居而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金。也就是说,即使袁某出境定居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在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以后,用人单位也不再支付经济补偿金。
值得企业注意的是,许多企业中的“幽灵员工”类型并不限于本案中的武平和袁某这两例,事实上,在实践中大量存在的是那种不辞而别、“人间蒸发”的员工。这些员工往往由于某种原因擅自离开公司,却没有与公司任何部门联系并办理离职手续。这一方面是由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法律意识淡薄,另一方面是因为员工随意流动的观念与企业粗放型管理的放纵。而这些“人间蒸发”的员工一旦在没有终结劳动关系的情况下,数年后又返回公司要求上班,公司必然要承担额外的用工责任。
相关阅读:
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金该退还吗?
2008 年,一家制药企业与我签订了一份竞业限制协议,规定我在离开公司后两年内不得自营或到与公司有竞争的同类企业工作,否则将承担违约和经济赔偿责任。 2009年开始,公司就在我的工资中每月增加800元“竞业限制补偿费”。今年我辞职跳槽到另一家制药公司工……[更多]
企业什么情况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单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提前解除合同的情形,单位应不应该支付经济补偿金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企业什么情况下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应该支付多少补偿金?下面就这个问题说明一下。 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更多]
经济补偿金的性质
经济补偿金的性质 经济补偿金是指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我国法律一般称作“经济补偿”,法国《劳动法典》称为“辞退补偿金”,俄罗斯《劳动法典》则称为“解职金”。我国劳动法、1994年劳动部发布的《违反……[更多]
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标准
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标准 劳动保障部等三部门《关于印发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劳动关系处理办法的通知》(劳社部发[2003]21号文件规定,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也按照文件规定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主要考虑两个方面……[更多]
经济补偿金的个人所得税问题刍议
经济补偿金的个人所得税问题刍议 我国税法规定用人单位对于劳动者有代扣代缴所得税的义务,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权利观念的增强,由于个人所得税的缴纳问题而导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也时有发生,下面一则案例我们对经济补偿金的个人所得税问题作了初……[更多]
被裁员工如何计算经济补偿金
被裁员工如何计算经济补偿金目前,为了应对全球经济的衰退,国内许多用人单位已经开始大量裁员。经调查了解,许多被裁员工没有得到合理的经济补偿,其主要原因是不熟悉劳动合同法,不知道自己应得到多少经济补偿。本文为保障被裁员工的合法权益,取得合理的经……[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