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帮网 > 法治新闻 > 今日话题 >

佘宗明:一句“推错了”暴露执法的轻佻

2012年04月17日07:44         新京报      免费法律咨询     我要评论

   “不小心推错了”,乍听这话,肯定以为是敲错了门。可当它跟一起征地案搭上边,立马让人五味杂陈:据新华社报道,近日,兰州市一片“城区最后的菜地”,遭遇了挖掘机的强行推毁,顺便还强推了尚未征用的十多亩菜地。对此,当地相关负责人竟说:“推错了”。

  这实在是荒唐的一幕:征地,竟越过边界,碾过私权的“菜园门”。菜被毁、地被推,对当事村民而言,除经济损失之外,或许还有法律信仰的坍塌。“地是农民的饭碗,哪能说推就推”的悲愤控诉后,饱含着他们对滥权不确定性的焦虑。

  这起“错推”,何以来得这么轻佻?执行者的傲慢,难辞其咎。从无视村民呼声,到事后狡辩的“大学生也会写错字,我们怎么就不能出点错呢?”倨傲野蛮之态,让人感到气愤。错推菜地,是对私权的践踏,却被他们轻描淡写成“出点错”,还类比为“写错字”——“对权利的半点侵犯也是侵犯”的道理,他们好像不懂。

  错推菜地,难逃越界的原罪;知错不悔,自然是又添品行上的瑕疵。就算像当地负责人说的,纯属“不小心”,那诚恳地道歉、赔偿,又有多难?很遗憾,让相关责任方“低下高贵的头”,不是件容易事儿。责任方执迷不悟的态度,充斥着对民生权益的漠视。这般轻慢,似乎延续了强拆者一贯的姿态:无论是“断水断电逼迁”,还是“保护性拆除”,都能发现执法者傲慢的影子。

  错推看似起于“不慎”,归根结底,源于悖逆征地程序。试想,若征地能依循法律程序,遵循契约原则,提前划定征地界限,公开地进行,错推闹剧怎会上演?纵然“不小心拆错”,村民的“纠偏声音”也不会被忽略。

  “推错了”,不是笑谈,而是丑闻。若没有对法律的敬畏,对民意的尊重,那公民的焦虑必然难消——这次,被错推的是菜地,下次呢?

  □佘宗明(大学生)

  相关阅读:

  新京报:校车的“特权”要靠执法来保障

  只有像治理酒驾那样,治理社会车辆随意侵犯校车特权,通过雷厉风行的执法保障,校车才能确立起不可侵犯的地位。 日前,《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正式公布并开始实施。《条例》明确规定,载有学生的校车享有优先权:校车在停靠时,其他社会车辆要停车避让,或者是……[更多]

  最高法:法官不得接受可能影响执法公正宴请

  昨日,记者从最高法获悉,最高法近日出台的《关于人民法院落实廉政准则防止利益冲突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法院工作人员不得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金、宴请等活动。 《规定》称,法院工作人员不得以个人独资或者与他人合资、合股经商办……[更多]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新闻首页头条推荐: 浙江黑幼托300平米房挤300孩子
网友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我要提问:


推荐律师
新闻排行榜
立法律界评论时讯
视频推荐
视觉焦点
每日推荐
关于法帮网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找律师
Copyright© 2002-2015 www.fabang.com 法帮网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1019063号 |
北京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