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帮网 > 法治新闻 > 今日话题 >

熊丙奇:父母不必培养孩子成“英雄”

2012年05月21日07:31         环球时报      免费法律咨询     我要评论

   “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网上一篇《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的短文,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这篇短文说的其实是很基本的道理———每个孩子有自己的人生选择,不要逼迫他们成龙成凤。其实大多孩子不会成龙成凤,逼迫他们倒可能让他们的人生充满不堪。

  不是吗?我们很多家长,从小就给孩子树立远大理想,让孩子按照自己设计的模式奋斗,要他们长大后当官发财,做科学家、文学家。可最终大官的官位只有那么多,富豪榜百强也就100人,科学家、文学家也算凤毛麟角。绝大多数人会成为“普通人”,要么服务员,要么开出租车,有的还会当清洁工。

  分析很多家庭的故事,情节很雷同,基本上是:孩子年少时,父母对他们寄予厚望,让他们学这学那,但多数孩子实在难以承受,于是父母很失望,最后无奈接受孩子“就是一个普通人”的现实。而为了得到这个结果,父母和孩子已经拼得遍体鳞伤。如果父母们从一开始就愿意接受“孩子普通”的现实,也就更会鼓励孩子体验做一个普通人的快乐。

  那篇短文很能引起亚洲老百姓,特别是东亚人的共鸣。而在欧美国家,大多家长早就没有要求孩子成为英雄的幻想,他们知道,无论如何,社会只有10%的精英,80%的学生会是十分普通的,还有大约10%的孩子因为某些原因,可能成为被救济的群体。既然如此,何苦要求孩子不切实际地争取成为精英的10%呢?所以,他们倡导个性化教育,发展孩子的个性和兴趣。数学学得好是人才,手工做得好也是人才。

  当然,在这些国家,没有像中国一样的升学考试制度,按照一个标准选拔所有学生。他们的行业差别不大,不管从事什么工作,享有的社会福利是一样的。大家毫不掩饰对自己工作的喜爱,哪怕是做一名园丁。

  我们不愿意让孩子成为“普通人”,那是因为普通人在社会上往往意味着地位低、得不到足够的尊重。还有的原因则是“面子”,我们渴求别人对自己家庭的精彩喝彩,却忽视了让孩子做最快乐的自己。

  教育的实质是让每个人的生活更美好,因此,它不要求学生与学生之间比出高低,而是要让孩子们每天有进步,并从进步中感受到快乐。如果有这样的心境,孩子们的童年将是快乐的,因为他们为自己活,而不是为别人而活。要走到那一步,我国社会、教育有很多事要做。▲(作者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相关阅读:

  附带孩子抚养权的离婚协议书

  附带孩子抚养权的离婚协议书 男方姓名: 出生年月: 民族: 身份证号: 住址: 女方姓名: 出生年月: 民族: 身份证号: 住址: 双方于 年 月 日在____区人民政府办理手续。(结婚证号码 ),并生有1名婚生女( ,19 年 月 日出生) 现因双方性格不合无法共同生……[更多]

  收养孩子需具备的四大条件

  收养孩子需具备的四大条件 收养孩子需具备以下条件: 1.无子女; 2.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 3.未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4.年满30周岁。收养人只能收养1名子女。有配偶者收养子女,须夫妻共同收养。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更多]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新闻首页头条推荐: 浙江黑幼托300平米房挤300孩子
网友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我要提问:


推荐律师
新闻排行榜
立法律界评论时讯
视频推荐
视觉焦点
每日推荐
关于法帮网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找律师
Copyright© 2002-2015 www.fabang.com 法帮网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1019063号 |
北京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