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企业年金”何以成不了养老的主角
■ 视点
因为基本养老已经率先拿走了一大块奶酪,导致企业和个人很难有多余“能量”,再去缴一份“补充”制度的保险费。
6月30日,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2012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中国整个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不大平衡,比如补充养老中的企业年金、个人养老保险,替代率非常低,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同时有数据指出,在美国20多万亿美元养老金总资产中,政府养老金占比12.5%,企业年金占比64.0%,个人退休账户占比23.5%,而到2010年底,中国的养老金总资产为2万多亿元人民币,政府养老金占比89.5%,企业年金10.5%,个人退休账户几乎没有。(7月1日新华网)
显然,这是一个基本事实。真正解决中国养老问题,一方面固然要填充如今缺口巨大的基本养老保险账户,但是,进一步完善“补充养老体系”则显得尤为迫切。
自上世纪90年代,为了刺激内部消费需求,让居民生活没有后顾之忧,中国开始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为三大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
虽然在养老保障体系建立之初就强调了“三大支柱”,但是相关政策却严重滞后。到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才出台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而从这些年执行情况来看,企业和员工建立企业年金账户的积极性并不高。因此,以政府强制实施的基本养老“一户独大”,而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发展严重滞后。
其中,最核心的原因是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过高,让企业和个人在完成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缴费之后,很难有多余“能量”,再去缴一份“补充”制度的保险费。目前,各类企业按职工缴费工资总额的20%缴费,有的地方甚至高达25%,职工按个人缴费基数的8%缴费。
如此高的缴费比例,早已超过美国一倍,突破了国际标准警戒线。只有特别优质的企业,才可能在基本养老保险之外去建立“补充”账户。2006年2月,第一批被获准建立企业年金的三家央企是光大银行、中国银行和人保财险。
为此,要想改变中国养老保障结构,增加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账户比例,就必须设法提高企业和个人建立“补充”账户的积极性。这就要求一方面逐步降低基本养老缴费比例,同时加快推进养老“双轨制”并轨改革,确保养老的公平性;另一方面要为企业和个人减税,以富余的资金去充实“补充”账户。唯有“两头并进”,才能从根本上调动企业和个人积极性。
整体看来,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的总体方向应该是,降低基本养老保险占比,加大企业年金发展空间,最终形成多支柱、多层次、均匀受力的养老保障体系。只有这样,当中国老龄化趋势汹涌来袭的时候,我们才能淡定自若。
□倪金节(财经评论人)
相关阅读:
邓聿文:推进养老改革须有决断应有前瞻
争议有日的延迟退休年龄及有关养老金的缺口问题,日前以人社部退休年龄不会立刻调的回应而暂告结束。一项公共政策引起包括学者和广大网民在内的社会群体持续关注和讨论,这在近期是不多见的,从而也反映出公众对事关切实利益的政策和事务的参与日益深入,国……[更多]
未取得的养老保险金不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未取得的养老保险金不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相关阅读: 什么是超龄养老保险费 什么是超龄养老保险费 答:超龄养老保险费是指超过政府规定的年龄界限调入我市的人员,应根据其超龄的年限缴纳一定数额的养老保险费,使其内地缴费年限与深圳的实际缴费年限合并……[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