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仲裁的概念
经济仲裁,是指仲裁委员会对合同纠纷和其他经济纠纷进行法律性质解决的一种具有约束力的司法活动。合同发生纠纷时,当事人应当及时给予协商解决,如果双方协商不成应根据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或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委员会申请调解和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通过仲裁活动、阐明事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及时解决合同纠纷,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为保证公正、及时的仲裁经济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1994年8月31日八届人大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仲裁法,是处理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相关阅读:
涉外经济仲裁的机构
涉外经济仲裁的机构 1、中国的涉外经济仲裁机构。 中国国际商会(即贸促会)组织设立涉外仲裁委员会,包括: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 2、外国的常设国际商事仲裁机构。 相关阅读: 涉外经济仲裁适用的法律 涉外经济仲裁适用的法律 1……[更多]
涉外经济仲裁适用的法律
涉外经济仲裁适用的法律 1、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或者发生争议后,仲裁机构或法院在审理该项合同纠纷案件时,应以当事人选择的法律为依据。 2、当事人选择的法律,可以是中国法律,也可以是外国法律,也可以选择适用某项国际公约或国际惯例。 3、对于在中国境……[更多]
涉外经济仲裁的特点
涉外经济仲裁的特点 1、仲裁机构所解决的是涉外经济纠纷; 2、仲裁机构必须以当事人的仲裁协议为依据受理案件; 3、仲裁机构的裁决具有强制力,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不得向法院或其他任何机构提出变更的要求。 相关阅读: 涉外经济仲裁的概念 涉外经济仲裁的概念……[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