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标识即使对知名企业的名称和标志做了改动,例如里宁、本驰等。可这些改动仍可以对消费者产生思维混淆。这类情形可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广告商行为已经足以使得相关公众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构成了不正当竞争行为,侵犯了相关知名企业的商标权和企业名称权,应承担侵权责任,包括停止使用、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
相关法律依据可参照如下: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 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一)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三)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四)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条 由经营者营业场所的装饰、营业用具的式样、营业人员的服饰等构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整体营业形象,可以认定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二)项规定的“装潢”。
第四条 足以使相关公众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包括误认为与知名商品的经营者具有许可使用、关联企业关系等特定联系的,应当认定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二)项规定的“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在相同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者视觉上基本无差别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应当视为足以造成和他人知名商品相混淆。认定与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相同或者近似,可以参照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判断原则和方法。
相关阅读:
影楼可否擅自将拍摄的他人写真卖给广告商
影楼不能未经被拍摄者的同意,就将为其拍摄的写真卖给广告商。根据法律规定,受委托为他人拍摄的写真,如果当事人对著作权归属没有约定的,则著作权归影楼所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影楼可以随意使用该照片,因为被拍摄者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任何人不能……[更多]
供应商向零售商主张货款,零售商抗辩应扣除进货奖励(返利费用)、促销费用、广告费、堆台劳务费等费用,法院是否支持。
案情简介: 甲公司与某超市自 2002 年开始建立合同型联营关系,由甲公司向超市提供货物,超市支付货款,还约定了超市提供推广和促销等服务并收取相应费用以及返利等。开始双方合作较为愉快,都能按约履行权利义务,然自 2006 年开始,某超市陆续欠甲公司货款……[更多]
交通广告的载体
交通广告的载体 对于交通广告媒介的归属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将它视为户外广告媒介的一大类型,另一种是将它视为一种单独的广告媒介类型。由于交通广告媒介既包括呈现于开放空间中的站台媒介、道路沿线媒介,也包括呈现于封闭空间中的车厢媒介、站内媒介,所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