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所有景点都推行预约制,结果会怎样?每个人的选择还是自由的,但却多了理性与秩序。
十一黄金周爆满,催生“黄金粥”成热词。如潮之人,反倒成风景名胜区的一个突出景观。故宫单日游客数再创历史新高,八达岭长城更是人挤人。一时令人们慨叹,十一出游,到底是看景还是看人?满眼是人,人便成了风景的障碍,如何去感受景点的文化?人挤人、人堵人,闲适的心情也便消散,身心累得紧又如何放松?因而,人满为患,实乃糟蹋了风景与游兴。
而从风景名胜尤其是文物古迹看,当人满为患到超过其承载力极限,它的存在就将变得不可持续。如果不早做打算,终有一天这些遗产会毁在我们手里,到时又如何向子孙后代交代?
每个人的自由选择,最终却出现了对每个人不利的局面。然而,这却不是人们的错,这样的错也不是不可以解决。当然,如果等到游客都来了,景区一看形势不对,就限流,或者退票,同样是侵犯游客的权利。一些景点所以总是人满为患,除了要大赚一把而不顾景点承载能力、游客赏景权利外,显然与其落后的管理大有干系。
正如专家所言,“来了北京,故宫不让看,这不合情理。”解决办法即是预约参观,这是国际通例。提前把工作做到位,早早推出预约制度,尤其是对一些文物古迹设定上限。这样做,不仅能实现景点的可持续参观,也能保证游客真正欣赏到景点文化,达至文化旅游的目的。
假如所有景点都推行预约制,结果会怎样?每个人的选择还是自由的,但却多了理性与秩序。这种预约制,会使热门景点的多余游客得以分流到其他景点,最终实现旅游业的均衡发展。更重要的是,游客可以根据景点人数变化,调整自己的游程,能够始终保证自己欣赏到文化景点,而不为人多所累。
显然,这种预约参观制,不论是对于游客还是对于景点保护,抑或是旅游业的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遗憾的是,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迄今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口头上、建议中。
中国人的游兴正浓,大有呈现新一轮井喷之势。如果景区游客接待管理还是停留在目前粗放式的初级模式,必将极大地不适应游客需求。惟有整体谋划,革新管理理念,才能让文化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本报特约评论员吴乔
(原标题:为何人满为患还要前赴后继)
相关阅读:
吴乔:黄金大米试验需要实质性回应
只有早回应,早还原事件真相,才会早主动。晚回应,或避实就虚,反而只会令公众认为是在有意隐瞒什么。 针对美国科研机构选取湖南儿童进行转基因大米人体试验事件,涉事方之一湖南衡阳调查回应称,江口中心小学接受湖南省疾控中心和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更多]
吴乔:异地高考不妨先探索再定法规
解决一个群体的利益问题,显然也不能以伤害另一个群体的利益为代价,而应当尽可能地寻找增量权利。 十余位学者研讨随迁子女就读地高考权利保障问题,认为教育部不应把解决随迁子女就读地高考的问题全部交给地方,而是要明确规定各地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的时间表……[更多]
吴乔:谁造就了湘潭神女更应追溯
本报特约评论员吴乔 是谁决定任用这样一个不符合有关规定的干部?最终又是什么神秘力量造就了这位湘潭神女?这一切都需追根溯源。 显然,湖南湘潭岳塘区的干部任前公示,并未按其公示逻辑演绎,结果使湘潭神女90后女副局长事件真相渐彰。最新进展是,湘潭市委……[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