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天生具有的种种优势是一把双刃剑,很容易纵容人们的非理性消费行为。最直接的后果是,让很多消费者对网购产生了依赖心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网购强迫症”,甚至可能让“宅一代”们失掉参与公共生活的热情。
□本报评论员 李康宁
11月11日那场声势浩大的网络购物狂欢,让中国电子商务出尽风头。高达数百亿的成交额,展示了电子商务这个新兴产业的强大竞争力。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信心十足地表示,这是新的营销方式方法,新的商业流程,新的商业生态系统,对于传统商业生态系统的一次革命性的颠覆。然而,消费的意义,绝非简单的商品买卖那么简单。面对一个即将开启的“电商时代”,我们乐见其成,也必须慎重对待网络购物可能隐含的消极影响。
如果不能理性对待网购,很可能助推过度消费心态。有媒体报道,11月11日当天,有的“网购达人”为了买东西,一天一夜不吃不喝,直至累晕在电脑旁,被送到医院急救。纵使网购打折力度可观,但这种无视身体健康,彻夜不眠排队“秒杀”的购物方式,仍然显得有失理性。网购天生具有的种种优势是一把双刃剑,很容易纵容人们的非理性消费行为。最直接的后果是,让很多消费者对网购产生了依赖心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网购强迫症”。有的人每天必上网购物,花了大量时间甄选商品,结果买到家才发现用处不大,这无疑是对时间和财富的双重浪费。
网购改变的不仅仅是个人生活,也在影响着一个群体的行为方式。在传统生活方式中,逛街购物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更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感情的一种方式。节假日里举家出门上街,或是陪朋友走走看看,都可以增进感情。甚至有些陌生人,也会因为在商场、餐厅的邂逅而成为朋友。但网络让购物彻底成为了“单线程”的个人行为,让一些年轻人变得不愿出门,整日呆在家里,成了典型的“宅一代”。虽然足不出户确实能给人们带来方便,但也很可能让“宅一代”们失掉参与公共生活的热情,与人沟通的能力日益下降,与主流社会渐行渐远。
在网络购物逐渐勃兴的大势之下,如何传承发扬传统商业文化,也是必须面对的崭新课题。一些百年老字号,之所以能在时间的淘洗之下始终保持旺盛的人气,凭借的就是面对面的贴心服务。而网络购物虽然发展飞速,却很难形成如此极富个性特色的厚重积淀。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商业生态系统的失势,有可能造成传统商业文化的断裂。试想,在网络购物的冲击之下,北京的王府井和上海的城隍庙没有了热闹的门面,那么城市将会变得多么暗淡。
即便如马云所言,电商正在进行着“革命性的颠覆”,也需要注意分寸力度,绝不能无所顾忌地放弃传承。面对一个躁动着的电商时代,每个人都应该多一点冷静,思考思考该如何打通线上线下的生活,而不至于顾此失彼。
(原标题:小心“网购强迫症”秒杀生活乐趣)
相关阅读:
李康宁:遏制“卡腐败”管卡不如管人
李康宁(媒体评论员) 双节期间,购物卡回收业务再度变得火爆异常。这个规模庞大的灰色地带背后,处处笼罩着腐败的阴影。尽管国家曾经三令五申,采取种种措施对购物卡进行严格的管理与限制,但实际效果显然难尽如人意。 更令人揪心的是,以购物卡为中心构筑起……[更多]
李康宁:职务行为与见义勇为不应泾渭分明
李康宁(媒体评论员) 为救一名卧轨轻生的男子,年仅20岁的实习乘警李博亚毫不犹豫地冲下铁轨,双腿不幸被轧断。事后,山东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李博亚的英勇行为确实令人尊敬和动容,但由于他当时正在执勤,救人属于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从相……[更多]
李康宁:舌尖上的中国难咽工业食用油
优良的传统、无奈的现实。民以食为天,饮食最基本的要求并非美味与创意,而是安全。 食品安全警报频传,昨日媒体报道,西南最大油脂企业云南丰瑞油脂有限公司,被曝用工业油加工食用油。与此相映成趣的是,近日,一档精美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掀起了一股……[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