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有再沉重的包袱、再复杂的矛盾、再纠葛的利益,也决不能让伤害落在孩子们身上
16日清晨,贵州省毕节市一处垃圾箱内,发现5名10岁左右男孩的遗体。初步查明,这些流浪孩子因为在垃圾箱内生火取暖而中毒身亡。
这个类似现代版“卖火柴小女孩”的故事,让无数人的心为之一凛。5个流浪儿的悲惨死亡,本不该发生。他们也有自己的父母亲人,怎么就沦落到蜷缩于垃圾箱里取暖的境地?去年末,曾有过一份给流浪儿的温暖的“红包”——民政部、公安部等八部委联合通知,开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提出到2012年底,我国城市街面力争基本实现无流浪的未成年人。那么,毕节这5个“街面上”的流浪儿,怎么就没有进入有关部门的救助视线?
回过头来看,一段时间以来和孩子有关的负面新闻,不只这一件。比如,暑期成为儿童溺亡事故的“黑色高峰期”,受伤害的多为监护缺失的农民工子女;又据日前某高峰论坛披露,由于一刀切的“撤校并点”,近十年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
受伤害的,不独是农村孩子,不独是失护、失教之痛。11月16日,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的车展上,香车与性感美女循例招摇的同时,还出现了身着比基尼、摆出S形的儿童车模,事后照片未做任何处理,被网络疯狂猎奇转发,让家长觉得“想抽死自己的心都有”。
这些新闻事件的背后,是中国“初级阶段”的一个问题侧面:贫富差距与地区差距,客观存在的法律真空,“城挤、乡弱、村空”导致的农村凋敝,低俗商业文化四处渗透,而这种错综复杂的现实困境,正下移到最脆弱、最容易受伤的儿童身上,威胁着他们的身心健康。
一个社会的未来,必须由城乡孩子的人生幸福共同来奠定。亏欠了孩子,就是亏欠民族的未来与国家的前途,就是对这个国家的不负责任。
谁来撑起为孩子们遮风挡雨的保护伞?谁来为孩子们创造健康成长的空间?这既是对全社会的拷问,更是对政府部门的考验。尤其在一些伤害孩子的事情接踵发生的背景下,“尊重孩子、爱护孩子”理应成为一种刻不容缓的自觉与行动。
在这个意义上,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就愈加发人深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他还特地提到了“孩子”,“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面对习总书记这番话,想想那些辗转于街市的流浪儿,那些拥挤在破旧校车里的学童,我们是否会如坐针毡、如履寒冰?
纵有再沉重的包袱、再复杂的矛盾、再纠葛的利益,也决不能让伤害落在孩子们的身上。这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底线。
(原标题:孩子失助拷问社会底线(人民时评))
相关阅读:
李泓冰:孩子们,别怕!
从幼儿教育的制度规范、财政投入和教师准入等诸多方面,彻底堵住已经出现的漏洞,才能还孩子以安全感 幼儿园女教师神情愉快地拎起幼儿的耳朵,双脚离地的孩子惊恐地放声痛哭这样的画面,恐怕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震慑着我们的心魂。 给多嘴的孩子嘴上贴胶带……[更多]
李泓冰:别让“小学化”淹没了赤子之心
李泓冰 功利太盛,从稚龄起便学会书写、计算的孩子,却渐渐流失了赤子之心 别刻意评价幼儿发展好与差,别为达标对幼儿强化训练,为儿童成长设阶梯状标准这是教育部日前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谆谆之教,并明确坚决取缔围绕小学招生开展的选拔……[更多]
李泓冰:有学校在,乡村的“灯”就亮着
对遥远的乡村来说,每一个学校,是一堆火;每一个老师,是一盏灯 近些年来,一些地方盲目撤并乡村学校,已呈现诸多问题。而下面这则消息,让人稍稍舒了一口气: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保障学生就近入学是重要前提;准备撤并农村中小学前,必须征求家长意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