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永
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昨天上午称,警方近期将部署专项行动,治理地铁、火车站等交通枢纽周边的黑出租车“趴活”宰客的现象。对于黑车的潜在隐患,民众并不陌生,但为什么黑车会屡禁不止?我认为,治理黑车,堵不如疏。
我们都知道,欺客宰客、敲诈勒索的黑车案件时有发生。黑车司机为划分地盘、争夺客源、拉帮结伙大打出手,甚至掺杂有监管人员和黑车内外勾结等因素,对社会治安及民众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已经成为首都建设世界城市进程中的一道灰色的暗痕。对此,北京市政府一直以来对黑车都采取严厉打击的姿态。然而,每次整治后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黑车的生命力为什么如此顽强?一句话,有需求就必然有供给。
国外怎么“治理”黑车呢?加拿大政府没有高价拍卖的士牌照,更没有“黑车”的说法。加拿大可以拼车、机场接送等,报纸上有很多接送广告。只要有驾驶执照、载客保险、交税就可以经营,很多新移民买辆车就以此为生。在俄罗斯的大街小巷基本看不到出租车,旅行者想去哪,只需在路上拦下一辆车,谈好目的地和价钱,就可以一起上路。按照我们的标准,俄罗斯任何车辆都可以成为“黑车”。
为什么在国外很正常的事,到咱们这就成了“黑车”?说实话,再怎么“黑”,黑车司机无非就是想用私家车和技术混口饭吃。我问过不少黑车司机,为什么不去开出租?他们的理由五花八门,但主要是出租车门槛太高,高昂的牌照费和份子钱让他们望而却步。
相对而言,正规出租车本来是可以抑制黑车市场壮大的。但当“打车难”、“拒载”成为社会难题后,也催化了黑车市场“持续的畸形繁荣”。其实,出租车也不容易,“高峰时段走一次赔一天”,已成为司机的共识。“赔的算自己,赚的归公司”的出租车管理制度,更是削弱了司机的积极性。因此,在民众最需要打车的早晚高峰时段和雨雪特殊天气中,出租车司机或者停车休息,或者漫天要价。
我并不支持“黑车”的存在,也认为黑车确实冲击了正规出租车的市场,但我们在谴责这种“灰色地带”的同时,更需要去探究其内在动因。改革开放初期,司机们没有钱买车,由出租汽车公司拿出资金或者贷款买车,确实为城市交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时至今日,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租汽车公司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但其旧有的利益链条使得有关部门不敢轻言废止出租车公司。
可见,数以万计的“黑车”肯定不会平白消失,它们的出路何在?笔者建议,首先应正视、理解、尊重“黑车”的存在,与黑车司机进行沟通和对话,正视他们的需求,倾听他们的心声,满足他们的愿望。其次是对合格“黑车”进行收编。这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建议通过考核、审查,对那些符合条件的“黑车”予以收编,要求他们依法运营、纳税,与正规出租车形成竞争态势,促进他们之间开展良性竞争。总之,“堵”绝对不是治理黑车的办法,“疏”才是解决之道。▲(作者是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
相关阅读:
王永:整治闯红灯的行人,重在坚持
王 永 北京朝阳区民警11日在路口对中国式过马路行为进行集中整治,仅半小时就查处19名闯红灯行人,每人罚款10元。我对交管部门重罚行人闯红灯举双手赞成,道理很简单,重罚之下,莽夫必少。好的习惯往往从强迫开始,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 作为一名司机,我……[更多]
王永:人们对北京交通已很不耐烦
王 永 昨天上午,北京交管局长涉嫌摇号舞弊被调查的消息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而下午一点多,又有官方消息说上述新闻不属实。无论是真是假,这则消息都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为什么大家对这条新闻如此关心?我认为是源于大家对北京交通状况持续恶化的忧虑和不……[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