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过新交规磨合期,不仅需要充分的法律普及教育和民众的自觉守法意识,也需要执法部门充分的信息公开与沟通。
“史上最严交规”实施几天来,相关讨论持续升温。目前,闯黄灯电子眼尚未“上岗”,北京暂不处罚闯黄灯行为。
暂不处罚,让许多车主松了一口气,也让新交规实施后饱受诟病的有关部门缓口气。虽然如此,对闯黄灯罚则的争议,并未就此停止。比如,北大教授发微博向公安部申请信息公开,要求公开2012年8月21日公安部部长会议纪要、下发各地交警部门的交通信号灯执法依据具体条文,并向社会解释下一步处置措施等。
申请信息公开,了解公安部新交规出台的过程背景,特别是“闯黄灯扣分”条文的合法性根据,这既是公民行使知情权的体现,也为政府部门进一步展示新交规合法性逻辑提供契机。尤其是在争议不断的情势下,充分的信息公开与沟通是新法规实施的重要基础。
每一项新法的实施,由于改变了以往的权利义务配置,都会给人们带来某种“不适应感”,就像新车上路一样存在磨合期,包括民众情感上的认同磨合。度过这种磨合期,不仅需要充分的法律普及教育和民众的自觉守法意识,也需要执法部门充分的信息公开与沟通,通过更多合法合理性阐释,让公众尽快认同新规则。
任何法律都需要被尊重、被服从,尊重与服从的前提是法律本身获得广泛认同和正确理解。对交通法规的实施而言:尊重法规,就是尊重生命;交规严一点,生命便更有保障。为此,向社会公开“闯黄灯受罚”立法的过程信息,充分阐释部门规章形成的价值取向与目的初衷,引导民众正确理解部门规章的立法精神,消除人们对执法的不必要担忧,是尽快度过磨合期的重要工作。
当前,新交规引起了一些争议,有人对涉及自身权益的规范“拍砖”,有人从合法性角度“吐槽”。说穿了,多数司机对闯黄灯罚则的不满,是担心没有技术条件支撑,这项规则执行起来会大打折扣。新交规对遮挡号牌、临时号牌等都很严格,但公众唯独对闯黄灯颇有微词,这在提醒交管部门,实施这项规则之前,做好技术支持,法规执行才更具正当性。
保持充分的信息沟通,妥善解决执法中出现的新问题,才能顺利度过新交规的磨合期,最终步入公共交通的法治之道。
相关报道见今天05版
本报特约评论员傅达林
(原标题:黄灯亮了暂不罚官家民意歇口气)
相关阅读:
傅达林:速生鸡还能不能吃
面对各种舌尖上的风险,公众普遍性的忧虑呼吁更权威、更可信的行政调查和科学结论,至少在诸如速生鸡能不能吃的问题上,给出一个确定的回答。 食品安全,兹事体大。但在我们这样一个民以食为天的国度,却频频发生食品安全问题,让人不断生出能不能吃的集体困……[更多]
傅达林:宪法的核心价值是保障人权
□宪法30年之尊重人权 宪法的核心价值是保障人权 让人民真诚地信仰宪法,不仅要完善人权保障的法律体系,最关键的是要认真对待人权保障与救济机制。 本报特约评论员傅达林 自诞生以来,宪法就被视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终极价值。习近……[更多]
傅达林:赦免会衍生更多腐败
■交锋财产公示能否有条件赦免 赦免会衍生更多腐败 本报特约评论员傅达林 突破法治原则的赦免许愿,弄不好反会强化官员的侥幸心理,甚至衍生出更多合法腐败的漏洞来。 基于当前严峻的反腐形势,有条件赦免企图以一种有限妥协的方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