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帮网 > 法治新闻 > 今日话题 >

郭文婧:别用汹涌“传闻”为涨价“预热”

2013年03月29日11:29         大洋网-广州日报      免费法律咨询     我要评论

   最近的涨价传闻汹涌而至,天然气要涨价了,奶粉要涨价了,有线电视费要涨价了……这不,一位国家发改委官员刚刚称“天然气涨价”是无稽之谈,又有传言说北京打车费下个月可能全面上涨,起步价15元,每公里2.4元。(3月28日人民网)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涨价传闻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真实涨价冲动可能已酝酿良久,为的是给“不得不涨”做个心理预热而已。

  如果说是明确的商家放风涨价,还勉强可以从《价格法》中找到处罚的依据,但公共产品的放风涨价,就完全无法可依了。公共产品之所以要用“传闻”的方式来给涨价预热,根本的问题是我国公共产品到目前都还没有透明的定价机制和良性的涨价机制。

  没有透明的定价机制,就让“懒政”大势发挥。北京的出租车为何要涨价?专家给出的理由是:打车难出行难,高峰期出租车司机的出活意愿降低甚至躲活,民间变相的议价涨价已成事实,所以“北京的出租车确实到了非涨价不可的地步了”。

  没有良性的涨价机制,公共产品就会各个击破实现涨价目标。公众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向来是刚需的,但公共产品的定价又向来是分开的,涨价的思维是“单项公共资源性产品的价格调整,以居民现有承受力,应该不在乎”,这不仅没有考虑那些收入分配巨大差距下的低收入者对涨价的承受力,也没有考虑一般收入群体对公共产品打包支出后的总体承受力。

  市场竞争的归市场竞争,涨价不需要放风;公共产品归公共产品,在透明的定价机制和良性的涨价机制下,每个人都有明确的预期,政府也有配套的系统措施,更不需要传闻。如果涨价的传闻,不是刻意制造的涨价“预热”,为何我们总见不到降价的传闻呢?一个方面,涨价不是万金油,也不要高估了民众的承受力;另一方面,我们要正视传闻的破坏力,要健全法制,像依法打击整治谣言一样打击整治传闻。总之,要涨价,请给一个可以说服我的理由;别耍小伎俩,用汹涌的“传闻”来做涨价的“预热”。

  (郭文婧)

  (原标题:别用汹涌“传闻”为涨价“预热”)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新闻首页头条推荐: 浙江黑幼托300平米房挤300孩子
网友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我要提问:


推荐律师
新闻排行榜
立法律界评论时讯
视频推荐
视觉焦点
每日推荐
关于法帮网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找律师
Copyright© 2002-2015 www.fabang.com 法帮网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1019063号 |
北京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