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城管用污水洗脸越洗越黑
延安城管局在发生“跳踩商贩头”事件之后,连出昏招,先是宣称打人城管是“临时工”,刺激公众神经。继而又冒出一封以被打商户刘国锋名义发表的公开信,却被刘国锋曝光信非他所写,不代表他的意思,并称身旁有延安市城管局安排的专人陪护。“伪造公开信”被媒体披露后,再次激起舆论一片骂声。延安城管局的危机公关非但没有化解危机,反而制造出更多危机,落得个污水洗脸的结果。
单就这封信的“操作技巧”而言,问题就很多。从写法上来说,官腔十足,与当事人的身份与口吻不符。从时间上来说,在危机压力渐渐减弱之时,用这样的一封信再度把自己置于非常不利的被质疑境地,岂不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如果从危机公关的角度来分析,这封信的问题更大。出现突发公共事件,如果想安然善后,方法有很多。不过,不管是哪种手法,基本原则是相通的,比如第一时间原则、承担责任原则、公开透明原则、情感共鸣原则等。但在应对此次跳踩商户事件中,延安城管部门不仅以“临时工”进行搪塞,对问题避而不谈,而且在处理时既没有公开透明,也没有完全承担责任。而如果媒体报道属实,那么这封“伪信”更暴露其不真诚的底色。这样的态度,自然不能取得公关对象的情感共鸣,反而会激起更大的逆反。
从表面上看,“伪信”风波暴露的是延安城管这一公权部门危机公关手法的落后,但根子远不止于此。这种手法之所以能够并敢于出炉,是他们蔑视公众智慧、滥用公权成瘾、决策机制随意使然。一句话,他们眼里没有公众。凡事以摆平为诉求,而不是以人为本。在这种积习的影响下,做出什么样荒唐的事情都不会让人觉得奇怪。
众多事例告诉我们,突发事件往往会在瞬间激发社会矛盾。因此,如何妥善处理突发事件,是对政府职能部门的巨大考验。在严峻的现实面前,政府职能部门应当摒弃既往形成的公权无所不能的落后思维,一方面增强危机公关意识,提高公关水平;另一方面,同时也是最根本的,就是真正从内心确立以人为本的原则。不要以为,靠提高技巧就能够公关掉所有危机。危机事件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矛盾的系统爆发。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隐患,即便一时侥幸公关掉危机,也不过是暂时的掩盖和粉饰而已,一经风吹雨淋,问题最终还是会在没有准备的时候“倾泻”出来。
因此,延安城管需要反思的绝不仅仅是危机公关技巧上的表面文章,而要对内部管理、执法和服务理念以及自我监督等方面进行深刻检查,把代表延安革命老区形象的责任记在心里
相关阅读:
延安城管局:遭跳踩商户道歉很蹊跷正在调查
新京报讯 (记者邢世伟)针对网上传出被延安城管跳踩头部的商户写道歉信一事,昨日,延安市城管局方面表示,对此事并不知情,目前正在调查此事。 此外,流传于网络上的被踩头商户刘国峰的公开信,也因刘国峰向媒体否认是其所写,而陷入罗生门。 延安市城管局执……[更多]
董碧辉:城管踩头事件,道歉的为什么是受害者
城管踩头事件,道歉的为什么是受害者 时间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延安城管临时工跳踩商户头部事件快要被人们淡忘了,这样的事情太多了,以前有以后肯定还有。可是一篇名为 致广大关心延安531事件网友的一封信的网帖,再度引发激烈争议。作者以被踩头者刘国……[更多]
延安被踩头商户称没写过道歉信 城管局有人陪护
延安被踩头商户向回应公开信质疑 延安被踩头商户向回应公开信质疑,称信中内容不是自己心里话,信不是我写的,城管局有专人陪护,不方便多说...... 延安遭踩头商户表态被指官腔 网友疑系政府公关 该公开信甫一面世,就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甚至被指官腔。……[更多]
伍里川:城管局长“借车”,好烂一个借口
城管局长借车,好烂一个借口 言论提要:领导干部借车有两大问题。一来,借的目的还是领导干部个人贪图享受,违规超标准使用车辆。借来的车,用的还是公家的油,坏的是政府的名声。二来,借车不仅凸显权力霸道,更有礼尚往来、幕后交易之嫌。 有临时工不算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