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庆宝:民主不能越过法治围栏
我国在推进法治化建设进程中,遇到了发扬民主与加强法治的矛盾碰撞,推进民主要不要遵守法律规定,民主能否逾越法律的界限?近年国内外的民主事件常常是民主不顾法律约束,不惜一切手段达到预期目的,结果极大地伤害已建立的法治秩序。
从理论与实践发展看,公认的观点是民主与法治相辅相成,对社会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二者不能单独存在,也不可偏废。但不少人认为民主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民主意味着自由,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否则就是压制民主。而事实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民主不受限制,更没有绝对的民主和自由。集会、游行、结社都要按照程序得到批准方可实施,并不能随意占用公共设施和场所,甚至影响到公众利益的实现。
埃及的广场集会和游行就超越了法律规定,严重影响社会安全秩序、商业和民众交往活动的开展。提出自身主张符合法律和表达自由,但要求政府必须全面答应否则拒不撤离的立场,则不符合民主、协商、依法的基本规则。
反对涨价和裁员等民主意愿表达,应得到政府的理解,但意愿表达后未能如愿也是可能的结果。如果一味坚持民主主张,不顾政府意志,也不考虑他人感受,就会使民主表达走向反面,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伤害,背离初衷还劳民伤财。
国内不少民主请愿事件理由正当,但表达方式不妥。如在反对日本强占钓鱼岛游行示威活动中,打砸日品商店、烧毁日系车辆、砍伤日系车驾驶员等行为就超越了正常表达范围和法律界限。再如,未经批准搞集会游行,长期占用交通道路,搭建临时性违章建筑,则严重影响民众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发扬民主是在法治不断健全的基础之上的民主,绝不是超越法治所纵容的民主表达。民主再好,也不能撇开法律,甚至践踏法律,将民主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民主需要法治的助威和保障,尊重和自觉遵守法律的规范性条款对民主的约束,才能促使民主不断发展、法治不断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民众的民主意识被唤醒,不同言论通过各种游行示威得以自由表达,但大家很快发现这是不成熟的民主,表达已过了头。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我国更加重视法治建设,对民主表达研究和指导并不多。由于网络发展迅速,网络民主似乎成为人们的首选,但引导和监管不力常常导致网络言论表达过度,比如对政府不能依法行政的抨击,对某些敏感案件的网络讨论,也出现带有虚构事实的言论,有的构成违法行为,有的已构成犯罪。
民主需要制度化和规范化指引,既让人们有宣泄的出口,又有网络和现实生活的管理和引导,不至于民主热情失控,导致民众意志绑架法治。法治要主动发挥调节人们情绪的作用,将民主意识和具体行为纳入法治化管理轨道,既重视民主热情的宣泄,又要善于调控民主进程,防止一统就死、一放就乱,要让民主与法治这对孪生兄弟健康成长,在相互理解中达到更加美好长远的平衡。
相关阅读:
南都:行政违法的“苦衷”,法治政府的病灶
南都:行政违法的苦衷,法治政府的病灶 日前,广东省法制办、省高院向省人大常委会汇报中,首次披露2012年度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报告,坦承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少地方政府将依法行政视作工作束缚,行政机关领导甚至一把手随意出面干预案件……[更多]
薄案判决关乎中国法治整体形象
薄熙来案判决关乎中国法治整体形象 薄熙来案的公开化处理,为中国司法赢得了赞誉,即便这种公开很大程度上只具有形式意义,但它还是一方面公示了在现代中国刑也上大夫的事实,另一方面也将整个司法程序的逻辑化运作展现出来,向公众传递出很好的法治理念:法……[更多]
赵秉志:薄熙来案件审理具有多种法治意义
赵秉志:薄熙来案件审理具有多种法治意义 相信薄熙来案件审判在程序正当的基础上一定会有公正的审判结论,即本案会是一起兼具程序正当与实体正义的典型案件;相信本案的审判会有力地促进我们党和国家的反腐败事业和依法治国步伐;也希望关注本案的研究会繁荣和……[更多]
薄某案件审理有何法治意义?
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8月22日起由济南中院进行一审公开开庭审理,历经五天落下帷幕。此案的审判将会产生深远影响并极具研究价值。 一是弘扬现代法治。依法治国、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新时期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和法治发展方向。对……[更多]
律师抱团“死磕”,较真精神助力法治中国
律师,已经是越来越被人们所熟悉的社会职业,他们熟练掌握法律知识,为其他社会成员提供法律服务。近些年来,律师介入社会公共事务,包括一些热点事件的频次增多,一个引人瞩目的花絮在于,不少热点案件的司法推进,有越来越多律师团的参与和努力。律师抱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