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中的寄售、拍卖、招标、对销与加工贸易

2014年03月25日13:52        法帮网      法律咨询     我要评论

  寄售(Consignment)

  寄售是指出口人(又称寄售人Consignor)先将准备销售的货物运往国外寄售地,委托当地代销人(Consignee)按照寄售协议规定的条件代为销售后,再由代销人同货主结算货款。

  寄售同一般的出口销售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寄售人同代销人是委托代售关系。

  2.寄售是由寄售人先将货物运至寄售地,然后再寻找买主,因此它是凭实物进行的现货交易。

  3.寄售方式下,代销人不承担任何风险和费用,货物售出前的一切风险和费用均由寄售人承担。

  拍卖(Auction)

  拍卖是由经营拍卖业务的拍卖行接受货主的委托,在规定的时间和场所,按照一定的章程和规则,以公开叫价的方法,把货物卖给出价最高的买主的一种贸易方式。国际贸易中通过拍卖成交的商品通常是品质难以标准化、或难以久存、或按传统习惯以拍卖出售的商品,如裘皮、茶叶、烟草、羊毛、木材、水果以及古玩和艺术品等。

  (一)拍卖的出价方式

  拍卖的出价方法有三种:

  1.增价拍卖

  2.减价拍卖

  3.密封递价拍卖

  (二)拍卖的程序

  1.准备阶段

  2.察看货物

  参加拍卖的买主可在规定时间到仓库察看货物,以便进一步了解货物的品质状况。

  3.正式拍卖

  4.成交和交货

  招标(Invitation-to-Tender)

  招标是指招标人(买方)发出招标通知,说明拟采购货物的名称、规格、数量及其它条件,邀请投标人(卖方)在规定的时间、地点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投标的行为。

  与招标方式对应的是投标(Submission-of-Tender),是指投标人(卖方)应招标人的邀请,按照招标的要求和条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招标人递价,争取中标的行为。

  招标投标是一种竞卖的方式,常被用于采购物资、设备、勘探开发资源或招包工程项目,招标的组织者主要是国家部门或机构,也有一些大型的工商企业。

  国际招标主要由公开招标和非公开招标两种。

  1.公开招标

  是指招标人在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发布招标通告,将招标的意图公布于众,邀请有关企业和组织参加投标。

  2.非公开招标

  又称选择性招标,是指招标人不公开发布招标通告,指示根据以往的业务关系和情报资料,向少数客户发出招标通知。这种方式多用于购买技术要求高的专业性设备或成套设备。

  对销贸易(Counter-Trade)

  对销贸易是指在互惠的前提下,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贸易方达成协议,规定一方的进口产品可以部分或者全部以相对的出口产品来支付。

  对销贸易有多种形式,我国经贸活动中采用较多的是易货贸易和补偿贸易。

  (一)易货贸易

  狭义的易货贸易是以货换货,不用货币支付,交换商品的价值相等或相近。这种方式在现代国际贸易中很少使用。

  广义的易货贸易包括两种做法:

  1.记账易货贸易

  2.对开信用证方式

  进口和出口同时成交,金额大致相等,双方都采用信用证方式支付货款。具体做法是:双方都开立以对方为受益人的信用证,并在信用证中规定一方开出的信用证,要在收到对方信用证时才生效。

  (二)补偿贸易(Compensation-Trade)

  补偿贸易是指在信贷基础上进行的、进口与出口相结合的贸易方式,即进口设备,然后以回销产品或劳务所得价款分期偿还设备价款及利息。

  1.补偿贸易的种类

  当前我国开展的补偿贸易,按照用来偿付的标的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1)直接产品补偿。

  (2)间接产品补偿。

  (3)劳务补偿。

  上述三种做法在实践中还可结合使用,即进行综合补偿。

  2.补偿贸易的作用

  (1)对设备进口方的作用

  进口方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发展和提高本国的生产能力和技术能力,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通过对方回购,可在扩大出口的同时获得一个较稳定的销售市场和销售渠道;是一种较好的利用外资的方式。

  (2)对设备供应方的作用

  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通过补偿贸易,可扩大设备的出口,通过承诺回购义务加强自己的竞争地位,争取贸易伙伴,或可在回购中获得较稳定的原材料来源,或从转售产品中获得利润。

  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贸易方式,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我国海关统计中的加工贸易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两种方式。

  来料加工

  来料加工又称对外加工装配业务,是指由外商(委托方)提供一定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由加工方按对方的要求进行加工或装配,成品交对方处置,加工方按约定收取工缴费作为报酬。

  来料加工业务中虽有原料和成品的进口和出口,但原料和成品的所有权始终属于委托方,加工方只提供加工装配服务并收取约定的工缴费。因此,来料加工是一种以商品为载体的劳务出口,属于劳务贸易的范畴。

  来料加工合同

  接受外商委托承接加工装配业务,需要订立一份加工装配合同。在订立来料加工合同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1)对来料来件的规定

  (2)对成品质量的规定

  (3)关于耗料率和残次品率的规定

  (4)关于工缴费标准的规定

  (5)对工缴费结算方式的规定

  (6)对运输和保险的规定

  来料加工合同中还应订立工业产权的保证、不可抗力和仲裁等预防性条款。

  相关阅读:

  国际贸易中的经销与代理

  一、经销(Distribution) 经销是指进口商(即经销商)与国外出口商(即供货商)达成书面协议,承担在规定期限和地域内购销指定商品的义务。在我国,出口企业通过与国外经销商订立经销协议,就可以凭借双方的密切合作,达到推销约定商品的目的。 经销是一种售定的……[更多]

  国际贸易招标的陷阱

  一、利用招标由国外企业代理诱骗中国企业中标,然后让招标企业退出,设立圈套。 国外公司发布招标公告后,要求中国投标企业必须指定一家招标公司代理中国企业进行投标,而不是中国企业直接向招标公司投标。一旦发生纠纷,投标企业无法直接与招标公司交涉。国……[更多]

  国际贸易合同中的索赔条款

  买卖双方可根据交易的需要在合同中订立或不订立索赔条款。订立索赔条款通常有两种方式: A.异议和索赔条款。 该条款针对卖方交货品质、数量或包装不符合全同规定而订立。 主要内容包括索赔依据和索赔期限。索赔依据主要是指双方认可的商检机构出具的检验证书……[更多]

  国际贸易基本概念

  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 一、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Trade) 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更多]

  国际贸易合同有关仲裁的知识

  一、争议 争议(disputes)是指交易的一方认为另一方未能全部分或部分履行合同规定的责任而引起的业务纠纷。在国际贸易业务中,这种纠纷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是: 1、卖方不交货,或未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品质、数量、包装条款交货,或单证不符等; 2、买方不……[更多]

  山东省成立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律师团

  11月1 日,山东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律师团成立仪式在济南举行。 这个由首批 30名律师组成的律师团,将为山东省政府机关、行业组织、企业应对国外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别保障措施等国际贸易摩擦提供法律咨询,接受委托代理相关法律事务;为山东省行业组……[更多]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知识首页头条推荐:2015我国法律对城镇居民房屋的补偿方式
网友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我要提问:
免费向在线律师咨询:
推荐律师 更多律师>>
按地区找律师
贸易争议解决知识排行榜
贸易争议解决推荐知识
在线免费咨询
关于法帮网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找律师
Copyright© 2002-2015 www.fabang.com 法帮网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1019063号 |
北京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