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执行案例

2014年04月17日13:55        法帮网      法律咨询     我要评论

  劳动仲裁执行案例

 

  死伤概不负责?

  前不久,在广东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举行的一次咨询会上,一位姓张的农民工家属反映说,2002年,张某与佛山南海区一建筑施工队签订劳动承包合同,合同中有“发生死伤事故,建筑施工队概不负责”的条款。

  2002年冬,张某在一次施工中不慎从脚手架上摔落造成腰椎粉碎性骨折,下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事故发生后,张某一家无力承担巨额费用,家属要求建筑施工队支付医疗费。对方以劳动合同中有“死伤概不负责”的条款为由拒绝,并蛮横地对其家属说,以后张某与建筑队毫无关系,不能再找施工队索要任何费用。咨询会上工作人员建议张某找劳动仲裁机构。

  记者就张某问题采访了广东省劳动仲裁部门,发现目前我省劳资纠纷频频,劳动仲裁案不断上升,从2000年起,以每年14%的速度递增。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劳动仲裁委员会朱德良主任说,劳动争议案件增多折射出劳资关系日趋紧张。劳资纠纷的是是非非,不能不引人深思。

  不平等合同随处可见

  “张某的有关合同是无效合同,然而这不是个别现象,一些不懂法的民工签了合同出了事只能忍气吞声”朱德良主任说。他说,不平等劳动合同不仅在建筑行业比较普遍,在珠三角的各行各业也随处可见。然而此类条款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如果发生工伤事故和其它权益受侵害事件,劳动者应尽早到劳动部门申请仲裁。

  朱主任认为,张某在劳动合同中虽然有签字,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八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是无效合同,无效的劳动合同自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因此,建筑施工队与张某约定“死伤概不负责”的条款不具法律效力。按照劳动法有关规定,张某在因工伤残的情况下全部医疗费、药费以及就医路费都应由建筑施工队负担,同时施工队还应支付医疗期内的工资和护理费。

  非公企业变纠纷“重灾区”

  近年企业用工走向市场化,非公有制企业已经成为就业和再就业的主渠道之一。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介绍说,近年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由此前以国有企业为主,扩大到个体私营企业、合资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已经成为劳动争议案件的“重灾区”。

  朱主任说,我省一些非公有制企业用工管理混乱,往往以罚代管,任意扣罚劳动者的工资、奖金,导致纠纷不断;一些私营企业招用劳动者不订立劳动合同,或故意设置劳动合同陷阱,以不平等条款侵害劳动者的正当权益,这些应引起高度重视。

  据了解,以往劳动仲裁处理的案件主要因企业开除职工引起,而今案件争议已衍生到押金、工资、养老保险、经济补偿等方面,其中劳动报酬和保险福利的争议案件更是成为劳动仲裁的“焦点”。

  劳动仲裁执行成难点

  记者在劳动仲裁部门了解到,在涉及劳动报酬的案件中,超时加班报酬和拖欠工资又是投诉的热点。而超时加班报酬纠纷最为复杂,往往是易仲裁却难执行,而拖欠工资仲裁之后效果也并不佳。

  不久前,5名康师傅员工以被告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下称劳动局)行政不作为为由,将其告上法庭。

  他们在诉状中称,今年5月21日,他们向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劳动局投诉顶益公司今年4月以来月加班工时达140小时,侵害员工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开发区劳动局接投诉后于6月10日调查取证,认定投诉情况属实,同时发出整改通知书,责令顶益公司于6月30日前整改完毕。但是,顶益公司生产员工依旧实行12小时作业。原告认为开发区劳动局作为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具有监督、检查权,但未有效履行法定职责,接到投诉后仅发一纸整改通知,并未跟踪落实整改情况和采取必要的处罚措施。投诉者称,希望劳动局管到底,把这种超长加班问题根本解决。

  朱主任说,不是劳动仲裁不愿意管到底。其实仲裁执行难,是体制造成的,劳动部门只是仲裁机构,并不是执法机构,只能下发整改通知,如果要强制执行,只有通过法院走法律程序,但是这要花更多时间,也不是劳动部门一家说了算。他认为顶益公司还算比较正规的公司,加班还有加班工资单,劳动部门仲裁有依据。而更多情况下,公司加班给点钱就算了,工人投诉后也没法仲裁。

  法律界人士认为,当前法律条文缺陷也导致了仲裁执行效果不佳。比如,现有法律规定,劳动纠纷只有60天的申诉时间,某种意义上说,你只有60天的权益。如果老板两年前就开始欠薪,你申诉成功也只能要到最后60天的工资,如果拖欠60天工资立即申诉,打赢了只有几百元甚至几十元钱,而最后的结果是老板把你“炒”了,这样劳动者怎样去争取自己的权益?

  另外,一旦劳动者申请仲裁,一些非公有制企业负责人不但不予以配合,反而千方百计回避抵赖。不久前广东省仲裁机构仲裁了东莞某厂37名职工因企业无故拖欠工资引发的劳动争议申诉,企业负责人自始至终拒绝参加劳动仲裁。更有甚者,一些发生工伤工资案件的企业负责人,眼见事态扩大就立即撤资走人,导致劳动部门裁决难以执行,劳动者损失无法挽回。

  新闻背景

  劳动仲裁如何进行?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有关规定,企业与员工之间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双方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或双方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等均可申请劳动仲裁。 为解决劳动争议,企业或员工应在自身权利受到侵害的60天内,以书面形式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时一般会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

  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劳动仲裁机构则会在60天内进行裁决。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从收到裁决书15天内,可以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就产生法律效力。

  相关阅读:

  法律常识——仲裁调解

  法律常识仲裁调解 仲裁调解是指在仲裁庭的主持下,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自愿达成调解协议的活动。根据仲裁法第51条的规定: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当事人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应当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裁……[更多]

  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如何约定

  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如何约定 合同中的仲裁协议条款要有以下内容: 一、要有申请仲裁的意思表示。 二、仲裁事项。仲裁事项必须与当事人有特定的法律关系,而且只能是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等民事纠纷不能申请仲裁。 三、选……[更多]

  仲裁协议应当具有那些内容

  仲裁协议应当具有那些内容 仲裁协议包括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书面方式在纠纷发生前或者纠纷发生后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 仲裁协议应当具有下列内容: (一)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二)仲裁事项; (三)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相关阅读: 申请仲裁有什么条件……[更多]

  申请仲裁有什么条件

  申请仲裁有什么条件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仲裁协议; (二)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三)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相关阅读: 中国仲裁协会是社会团体法人 中国仲裁协会是社会团体法人 中国仲裁协会是社会团体法人。仲裁委员会是中……[更多]

  中国仲裁协会是社会团体法人

  中国仲裁协会是社会团体法人 中国仲裁协会是社会团体法人。仲裁委员会是中国仲裁协会的会员。中国仲裁协会的章程由全国会员大会制定。 中国仲裁协会是仲裁委员会的自律性组织,根据章程对仲裁委员会及其组成人员、仲裁员的违纪行为进行监督。 中国仲裁协会依……[更多]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知识首页头条推荐:2015我国法律对城镇居民房屋的补偿方式
网友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我要提问:
免费向在线律师咨询:
推荐律师 更多律师>>
按地区找律师
经济仲裁案例知识排行榜
经济仲裁案例推荐知识
在线免费咨询
关于法帮网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找律师
Copyright© 2002-2015 www.fabang.com 法帮网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1019063号 |
北京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邛崃在线 邛崃在线 邛崃在线 邛崃在线 邛崃在线 邛崃房产 邛崃黄页 邛崃新闻 邛崃门户网站 邛崃求职招聘 邛崃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