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者专骗无知消费者揭秘赝品书画市场

2014年07月29日16:17        法帮网      法律咨询     我要评论

  造假者专骗无知消费者揭秘赝品书画市场

  据预测,中国房地产热之后,将兴起书画等艺术品收藏热,从目前沈阳市民的消费趋向看,传统的书法、国画等艺术品已经“升温”。从达官显贵、豪商巨贾到普通市民,各阶层人群中都有人对书画收藏产生浓厚兴趣。业内人士说,收藏书画的学问很深,一般人“趟”不起这“水”,因为这“水”不但很深,还混浊不清。稍有不慎,就会买到假货,花冤枉钱。

  赝品是怎么做出来的?

  任何一位书法家、画家的传世作品都是有限的,尤其是已经作古的艺术家,他们的书画作品不可能“再生”。但是,对“玩”书画的人来说,任何名家的书画作品都能“生产”出来,而且还能在某种程度上以假乱真。制造赝品书画的手段细细考察,也有区别。

  第一种 临摹

  这种临摹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临摹学习,以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而是靠照搬名家书法画作品牟利。沈阳的A某就专门干这行。A某不太懂绘画技法,但他对谁的画好模仿,能卖上好价钱却了如指掌。他说,模仿国画最容易了,随便勾几笔,落个款,盖上印章,就可以了。A某善于仿制齐白石、黄胄、李苦禅的画。 “勾几笔”之后,花几个钱裱上,就拿出去卖钱了。至于仿制名书法的“飞白”、“神韵”之类,有个做假画的人说得明白:人难画不?画人都不走样,画“字”还能不像?大书法家启功先生刚刚去世,市场上启功的书法作品就多起来了,个中原因就不必说了。

  第二种 扫描

  这种赝品欺骗性很大,造假者制造出来的“作品”酷肖原作。B某用扫描这一招制造大书法家林散之的草书条幅,居然也是笔走龙蛇,连绵环绕,枯润相间,神采飞扬!他假冒的林散之“真迹”骗过很多人。B某说,他可以“激活”各种各样的名家作品,当然,这种劳动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拿“银子”。

  第三种 复印

  我们不得不惊叹高科技给书法装裱业带来的莫大方便。无论怎样的传统书画作品,都能通过机器复印出来,许多大师级的真迹、孤本借此可以广布德泽,但这同时也给制造赝品的人创造了机会。C君在沈阳中街经营书画,就复印了何香凝、齐白石、潘天寿等人的作品,谎称真迹出售,赚了不少钱。

  伪名人作品常用“来历”:“捡来的齐白石真迹”

  赝品书画充斥市场,让人眼花缭乱。由于名家作品不一定都被人收藏起来,也有流入民间的,所以造假的人往往借这个由头高价出售假字画。传说齐白石晚年对不满意的作品刚创作出来就揉成一团扔进纸篓,结果被人捡走,收藏起来,成了价值不菲的真迹。前面提到的A某,就伪造不少齐白石的画,其中有一幅上面画张硕大的荷叶,旁边一个牧童,落款很随意,印有“白石”自刻章。A某拿着这幅画,煞有介事地说,“这幅画是齐白石刚刚成名,生活比较困难时画的,那时候他还有病,你瞧这落款写的,下笔软绵绵的,腕子没劲儿啊!”A某就靠这种说法将假画卖了400元钱。

  伪古人作品常用“来历”:“扒旧宅子惊现宝贝”

  D先生在书画界颇有名气,被誉为玩古字画的高手。他能“淘换”到明清书画,一幅幅或古香古色,或浸蚀斑驳,让人不信也得信那是经过几百年光阴的珍品。其实,那都是假的。D先生伪造古人书画,很会赶时代潮流。“刘罗锅”活跃荧屏时,他就伪造刘墉真迹,纪晓岚“走红”时,他就鼓捣出纪晓岚的条屏、斗方之类。这些东西成本极低,拿到市场上兜售,足以满足一些好“古”又囊中羞涩的消费者。

  卖伪造古人书画,也有一套说辞。比如,“这幅唐伯虎的仕女图,是我朋友老家扒旧宅子时,从夹壁墙里发现的,我朋友家原来是大户,书香门第,有的是好玩艺。后来破败了,把古画藏在夹壁墙里,让我弄来了。”“干咱这行,挣不多钱,就图个过眼瘾,精品,收藏自个儿欣赏,这些东西,给钱就卖。”听听这些话,你敢相信吗?

  书画市场上的赝品五花八门,眼花缭乱。一位画店老板说,名家的真迹上哪找去?哪有那么多真迹?真要是得到名家真迹,也卖不出去。要价太高没人买,要价太低划不来,不如卖点假的,或不出名的,薄利多销。这种不带任何掩饰的自白,似乎能做赝品横行的注脚。

  赝品是怎么卖出去的?

  沈阳出售书画艺术品的地方集中在拍卖行、工艺品商店、古旧文物店、画店,有的旅游景点也出售书画。特别是一些动迁地区,一大溜地摊上,经常有书画交易。业内人士说,这些地方出售的书画真真假假,稍有不慎,就吃个苍蝇。

  出售赝品书画的销售模式:

  第一种 卖假画明说

  这种方式消费者也能接受,最起码双方开诚布公,只是讨价还价的事了。E某以卖假画著称,他对此从不隐瞒。E某说,买幅名家真迹又能怎样,挂在家里能增辉多少?何况钱花得还多。不如买幅假的,花不了多少钱,画得也不错,图个名家的“名”呗。E某擅长临摹徐悲鸿的奔马图,出售的时候,他和买主讲明白,这是假的,买了别后悔。双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有的买主还指定E某临摹哪位名家的画。不少经营赝品书画的人,靠这种经营模式赚了钱。

  第二种 善于编瞎话

  地摊上出售书画的人最能蒙人。业内人士说,沈阳搞旧书画的人中手握名家真迹的不少,但很少拿出来“显摆”。这些宝贝怎么来的呢?一些偏僻地区的人搜索到稀奇古怪的东西,就运到沈阳以求卖个好价钱。他们刚到地摊露面,就让古董贩子截住,无论好歹,一律买下,然后把值钱的东西自己留下,破烂货再摆摊转手换钱。消费者能从地摊上买到“真品”、“真迹”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地摊上的书画贩子相当圆滑,善于窥探买主的心理。有个人出售复制的《清明上河图》,故意只展开画卷一小部分,神秘地说:“古画不能见风,风吹日晒就完了。我这是祖传下来的宝贝,家里急用钱,要不谁舍得卖?”稍有点文物知识的人都明白《清明上河图》是怎么回事,但贩子自有他的说法:“《清明上河图》是国宝,谁能得到?我这祖传的画是摹本中的上品,也就是说假的比真的还好。这是明朝的摹本。”这番说辞真把人蒙住了,真迹不可得,摹本也难得,再看画卷的古拙色彩,光是临摹也费些功夫,后来被人花600元钱买走了。

  第三种 卖完就耍赖

  在书画行,老F口碑不好,因为他耍赖。有一次老F弄来一幅假的沈延毅的书法条幅公开兜售,沈延毅的书法独步一时,自成一派,求到此老的字,实非易事。老F大大方方地给那幅字标上4000元的价码,被一个消费者看中了,一点没犹豫,按价买走。两个小时后,买主回来了,说他找行家看了,这是假的,找老F退货。“谁卖你假字画了?我根本没卖过沈延毅的字,你在哪儿买的假货,到我这干什么!”老F板起脸,矢口否认。那人没办法,找公安,找法院,老F就是一句话:没那么回事!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买主只好自认倒霉。在沈阳的书画界,像老F这样的虽然不多,但谁碰上都够“喝一壶”的。

  第四种 烘托气氛

  判定一幅书画的真伪,要靠学问、经验,概括起来就是鉴定修养。再高明的书画鉴定家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何况喜欢收藏的消费者压根就不懂得鉴定之类的高深学问。A某仿制大画家黄胄的一幅《新疆少女图》,装裱之后,拿到市场上出售,标明“黄胄真迹”,开价20万元。消息传出,同行纷纷嘲笑他。但一些收藏爱好者争相观看,为表现自己不是外行,品头论足之后,都说大师毕竟是大师,每一笔都一丝不苟。老A趁机宣传:“这是黄胄的真迹,难得一见,绝对有升值的潜力!”老A的朋友在旁边一个劲敲边鼓,烘托气氛。撩拨得想买的人心头痒痒的,最后老A用两个小时“勾几笔”而成的假画,竟卖了70000元!

  第五种 大店铺唬人

  一些专事经营书画的人,身边都有仿制名人书画的“枪手”。他们把这些“名人书画”拿到小装裱店精心装裱一番,充其量花三五十块钱,再挂到著名的大店铺里,身价也就不一样了。沈阳某店里挂满了唐、宋、元、明、清、民国时期的书画,没有一件是真货,却冠以“真迹”,标价动辄上万。那些所谓真迹,挂在小画店即使百八十元也无人问津,挂在大店铺里就不一样了,不但观者如堵,而且成交率相当高。原因很简单,对大店铺的“迷信”让消费者骗了自己。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知识首页头条推荐:2015无销售许可证的房屋是否可以购买
网友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我要提问:
免费向在线律师咨询:
推荐律师 更多律师>>
按地区找律师
消费维权知识知识排行榜
消费维权知识推荐知识
在线免费咨询
关于法帮网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找律师
Copyright© 2002-2015 www.fabang.com 法帮网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1019063号 |
北京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