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犯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诈骗罪 非法占有目的 直接认定间接推定
裁判摘要:构成诈骗犯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如果行为人通过诈骗的方法非法获取资金,造成数额较大的资金不能归还,同时具有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七种情形之一的,应认定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构成诈骗犯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最高人民法院ZQol年1月21日印发的《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 (以下简称《 审理金融犯罪纪要7 ) ),明确了可以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七种情形,即“( 1)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 ( 2)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 3)肆意挥霍骗取的资金的;( 4)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5)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的;( 6)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以逃避返还资金的;( 7)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返还的行为”。司法实践中,如果行为人通过诈骗的方法非法获取资金,造成数额较大的资金不能归还,同时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应认定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其行为属于诈骗性质。
―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第二庭编:《刑事审判参考》 2002年第2辑(总第25辑,案例第169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32一40页。执笔:牛克乾;审编:裴显鼎。
黄志奋合同诈骗案
裁判摘要: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具体认定,一般有直接主观认定和间接客观推定两种方式。
非法占有目的的具体认定,一般有直接主观认定和间接客观推定两种方式,其中,后者可参照《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所规定的6种情形来加以具体认定,包括明知没有履行合同能力或者有效担保,采取欺骗手段与他人签订合同;携带合同对方交付的货、款及合同担保财产逃跑的;挥霍致使其无法返还的;用于违法犯罪活动,致使其无法返还的;隐匿货款拒绝返还的;以部分履行合同为诱饵,骗取全部货物后,无正当理由拒不支付其余货款的。
相关阅读:
诈骗行为的理解与认定
诈骗行为的理解与认定 构成诈骗需具备欺诈行为(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 对方陷于错误(信假为真)-自愿交付(处分)财物(财产性利益)― 取得他人财物等系列连锁行为。 1.欺诈行为 我们认为,对于欺诈行为客观属性的强调,是可取的,尽管在不能犯的处理上我国刑……[更多]
生产、销售假药进行诈骗行为的定性
生产、销售假药进行诈骗行为的定性 生产、销售假药罪 诈骗 足以危害人体健康 熊漓斌等生产、销售假药案 裁判摘要:假药的生产者以诈骗的方式销售假药的,不构成诈骗罪,而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和销售行为只要具备其一就构成本罪;以一种药品冒充另一种药……[更多]
以营利为目的设置圈套诱骗他人参赌构成赌博罪还是诈骗罪
以营利为目的设置圈套诱骗他人参赌构成赌博罪还是诈骗罪 经被告人李某从中介绍联系,被告人薛某、骆某和被告人陈某、张某达成用诈赌方法骗取他人钱财的合谋,并商定由陈某、张某先物色被骗人……[更多]
认定不同种诈骗罪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认定不同种诈骗罪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近年来,票据诈骗罪已成为司法实践中一种常见多发的犯罪,同时,签发空头支票的目的、环节、方式等的不同而导致的空头支票在骗取财物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以及刑法条文对票据诈骗罪和合同诈骗罪规定的一种行为方式的相似性……[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