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行政强制法草案
根据宪法制定的行政强制法草案日前首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草案规定,实施应当事先进行督促催告,强制拆除违章建筑,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由行政机关依法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信春鹰在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作行政强制法草案的说明时表示,行政强制制度涉及行政管理的效率,也涉及对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处分或者限制。目前,由于没有统一的法律规范,一些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既存在对某些严重违法行为因为缺少强制手段处理不力的情况,也存在行政强制手段滥用的情况。
行政强制法草案规定了实施强制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法定原则、适当原则、不得滥用原则、和解原则。同时强调,实施应当听取当事人的陈述与申辩;实施强制执行,应当事先进行督促催告;实施行政强制必须严格依法进行,文明执法。
草案规定:对违章建筑、违法建设的设施、违法设立的标示牌等需要强制拆除的,必须遵守下列程序:(一)由行政机关予以公告,限期由当事人自行拆除; (二)当事人无能力拆除的,行政机关可以委托没有利害关系的其他组织代履行;(三)当事人逾期拒不拆除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由行政机关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草案共分七章七十七条,包括总则、行政强制的方式和设定、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法律责任和附则。
草案解读
不得停水电逼迫当事人
专家认为此规定凸显人文关怀
规定:行政强制执行不得在夜间和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机关不得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行政义务。
解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马怀德说,草案的这些规定凸显了人文关怀。行政强制法草案规定强制措施和强制执行,规范了行政行为,防止了行政机关公共权力的滥用,对公民权利是重要的保障。
未经法律授权 不得实施强制
体现行政强制法定原则
规定:未经法律、法规授权,任何机关或者组织不得实施行政强制。
解读:马怀德认为,草案全文充分体现了依法行政、以人为本的现代行政法治理念。这一条体现了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循的法定原则。
行政强制不得滥用
非强制性措施可达目的不用强制措施
规定: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选择适当的行政强制方式,以最小损害当事人的权益为限度。实施非强制性管理措施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不得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实施行政强制执行,行政机关可以在不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情况下,与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
解读:马怀德认为这三条分别体现了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循的适当原则、不得滥用原则以及和解原则。
违法施行强制造成损害须赔
公民有权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规定:行政强制措施应当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应当事先进行督促和催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对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强制造成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人民法院在强制执行中有违法行为或者扩大强制执行范围,给当事人造成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
解读:马怀德表示,这些规定都是文明执法、尊重百姓的体现。
城管不得扣押小贩经营商品
行政机关不得使用被查封财物
规定:在市容监管中除违禁物品外,行政机关不得扣押经营者经营的商品。对查封、扣押的财物,行政机关应当妥善保管,不得使用或者损毁;造成损失的,承担赔偿责任。查封、扣押的财物的保管费用由行政机关承担。
解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人举例说,“在一些地方,行政机关往往采取‘抄摊儿’方式取缔无照经营,影响了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形象。现在草案对这种野蛮执法方式明确说‘不’。”
不得闯民宅扣个人财产
以此规定保护公民权益
规定:实施扣押财物的行政强制措施,不得进入公民住宅扣押公民个人财产抵缴行政收费。
解读:过去在不少农村地区征收各种税费时,如果农民没有按时缴纳,行政人员往往会到家里去扣押粮食、牵牛牵羊,擅自拿公民的个人财产抵缴。针对这种现象,草案规定,实施扣押财物的行政强制措施,不得进入公民住宅扣押公民个人财产抵缴行政收费,以此保护公民权益。
行政强制法律设定
行政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不能设定
规定:行政强制由法律设定;如果没有法律设定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可以依照权限设定查封和扣押。
解读: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主任应松年认为,这样的规定能避免一些行政机关随意采取强制措施,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行政强制的设定权由法律规定,法律尚未规定的,且属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事项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对涉嫌违法的场所、设施和财物的查封或者对涉嫌违法的财物的扣押的行政强制措施,最低的设定底线是地方性法规,这样,行政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都不能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进入民宅须有县以上决定书
限制人身自由必须立即告诉家属
规定:进入公民住宅实施强制措施,必须出示县级以上行政机关的行政决定书;对人身自由当场进行强制措施,必须立即告诉家属和有关单位实施的机关和实施地点;在紧急情况下当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进入公民住宅、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应当在返回行政机关后6小时内补办手续。
解读:专家分析说,许多地方政府部门重目标轻方法、重结果轻程序,甚至不顾群众生活难题,强行搞突击拆迁,甚至不惜与拆迁户发生直接冲突,引发了大量群众上访和行政诉讼。
名词解释
行政强制措施
指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管理的过程中,依法对公民人身自由进行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产实施暂时性控制的措施。
行政强制执行
指行政机关或者由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其履行义务的行为。
相关阅读:
重庆律师特别推荐:胡建律师
重庆铜梁县律师特别推荐:胡建律师 重庆利安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办案经验丰富,获得2010年度铜梁县十佳律师等多项荣誉。 咨询电话:13389626362 E-mail:hujian168@126.com 擅长法律领域 交通事故 工伤赔偿 工程建筑 刑事辩护 婚姻家庭 常用联系方式 真……[更多]
行政强制法草案背后的立法博弈
行政强制法草案背后的立法博弈 时隔两年之后,法草案第三次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议议程。不过在外界看来,这次审议,与上次一样,亦有激活抢救的意味,因为按规定,一部法律草案如果搁置审议超过两年,便成为废案。 此前,该法律草案分别于2005年12月和200……[更多]
行政强制措施有哪几种具体形式
行政强制措施有哪几种具体形式 是指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授权的组织,为了预防或制止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违法行为、危险状态以及不利后果,或者为了保全证据、确保案 件查处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对行政管理相对人的人身自由、财产予以强行限制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更多]
中国现行法律法规规章所涉行政强制措施之现状及实证分析
中国现行法律法规规章所涉行政强制措施之现状及实证分析 一、有关说明 目的:本文系属浙江大学行政强制法课题组 为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行政强制法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批准号: 99BFS005)所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现行中国法律、法规与规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