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消费者知情权及法律保护

2014年11月21日10:42        法帮网      法律咨询     我要评论

  论消费者知情权及法律保护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步入一个“走向权利的时代”, [1]公民权利的内涵不断丰富,有关权利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包括消费者知情权在内的消费者各种权益的确立及保护就是其中一个令人关注的权利保障亮点。特别是自1993年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以来,对消费者的保障安全权等各种具体权利的确认和保护已经初步构成了消费者权利保障体系,“消费者维权”已经是寻常百姓耳熟能详的话语,并且与世界性的消费者保护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水平高低甚至成了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发展和法治完善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作为消费者权利体系的前提性与基础性权利,“消费者知情权”在我国消费者权利保障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离开了消费者知情权,消费者的其他权利往往会成为无源之水,有关消费者权利的法律规定也很可能成为一纸空文。因此,追问消费者知情权的基本内涵与法理依据,研究其与消费者其他权利的关系及其在消费者权利保护体系中的地位,探询其法律救济途径、特别是其司法保护手段的强化,以及对于如何完善我国消费者知情权保护提出建议,无论在法学理论还是法律实践上,都是一个非常具有价值的论题。

  二、消费者知情权的基本内涵与法理依据

  (一)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规定与基本内容

  “消费者知情权”(consumers ‘right to know ; consumers’right to obtain true information)的基本含义是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的知悉有关商品或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学理上一般认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 条规定的消费者知情权可分为三类,即关于商品或服务的基本情况、有关技术状况的表示以及有关销售状况,如售后服务、价格等。 [2]不过在理解“消费者知情权”的内涵时,绝不能仅仅局限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 条的规定,因为该法的其他条文,如第13条的“消费者获得有关知识权”及第三章“经营者的义务”当中的第18、19、20、22众多法条都涉及消费者知情权,都可以看作是对消费者知情权内涵的丰富与发展。

  (二)关于消费者知情权的内涵理解

  对于消费者知情权的内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理解:

  1.从行为状态上来看,消费者知情权贯彻于购买(使用)前、购买(使用)中和购买(使用)后全部过程。消费者购买、使用应该理解为一个连续发生的行为过程,即购买前、购买中的“潜在消费者”应当包括在“消费者”之列,不能将“消费者”仅仅理解为“购买、使用过”商品或者“接受过”服务的群体。

  2.从具体知情事项上来看,消费者知情权包括关于商品或服务的基本情况、有关技术状况的表示以及有关销售状况等众多内容。凡是消费者在选购、使用商品或服务过程中与正确的判断、选择、使用等有直接联系的信息,消费者都有权利了解。

  在因特网时代,为平衡消费者与经营者在掌握信息方面的不性,防止经营者逃避责任,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世界各国立法和司法实践还强调由经营者主动承担信息披露义务,即要求经营者必须真实、准确、全面地向消费者提供相关信息。

  3.从权利的相关环节来看,消费者知情权贯穿消费者的保障安全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有关知识权、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和监督权等权利体系之中,甚至完全涵盖了“消费者获得有关知识权”等项权利。

  4.从权利的法律保障手段上来看,涉及民事、行政与刑事多方面的法律保护。为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我国相关的民事和商事法律规范中有许多满足消费者知情权的规定。除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外,对于消费者知情权,我国《广告法》、《食品广告发布暂行规定》、《刑法》及其司法解释等作出了多方面法律保护的规定。

  (三)消费者知情权的法理依据

  1.知情权(right to know )理论。按照知情权理论,享有充分占有信息的知情权是进行理性决择及实现平等的基础。知情权的充分行使是平等权的必然要求。平等要求对信息的充分获取,消除“信息不对称”,也是把自身从被动、受摆布或蒙昧的客体地位摆脱出来,回归平等主动和真正自由主体地位的必经之路。

  2.民法诚信原则。“诚信”一词,原为拉丁文“bona fide ”的译文,其内涵十分丰富,不仅仅包括“诚实信用”,而且包括像善待自己一样,诚意善待他人,内容涵盖“反对一切非道德的、不正当的行为,维护商品经济和市民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和安全”,要求人们从事民事经济活动时,主观上起码应当遵从“善意”、“诚实”和“信用”的要求。 [3]民法诚信原则要求经营者在消费者交易中,应当真实,充分、全面地向消费者披露与交易有关的事实,它包括与商品服务的结构、功能、原材料、产地售后服务等有关的商品服务信息,也包括该商品服务的市场信息。

  商品服务信息与市场信息的披露,是消费者选择、接受商品服务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对这些信息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消费者才能作出真正符合自己真实意愿的选择。经营者诚实交易观念的树立,对于减少消费交易中的欺诈行为,消除经营者与消费者的误解,避免或减少消费争议,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和谐社会理论。和谐社会理论的内涵极为丰富,可以从不同角度不断进行挖掘、深化,但其基本内涵是胡锦涛同志概括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8个字,其基本价值取向是法治至上和权利优位。 [4]

  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无一不需要建立和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无一不需要经营者认真实干、诚实守信;无一不需要经营者本着最大善意,全面、如实向消费者披露所经营的商品及服务的真实信息,做到守法律、戒欺诈,尊重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以及基于知情权而进行真正符合自己真实意愿的消费选择的权利,为实现商品消费领域的公平正义创造基础和前提,避免因消费者权益纠纷造成经营者、消费者关系紧张、矛盾激化甚至两败俱伤的悲剧性结果,达到两者关系和谐、两方利益双赢、社会和谐发展的佳境。

  相关阅读:

  湖北宜昌律师推荐:杨国尧律师

  湖北宜昌律师推荐:杨国尧律师 杨国尧律师 手机号码:13872512425 执业证号:14205199710819016 执业机构:湖北君任律师事务所 专长领域:刑事辩护 取保候审 房产纠纷 工程建筑 地 址:中国湖北宜昌东山开发区宜昌海关大楼六楼 邮 箱:2498170685@qq.com 律……[更多]

  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

  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 内容摘要:作为中国公民的一员,我们时时刻刻都要学会保护自己,消费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那么消费者权益更是需要受到保护。本文通过写在消费者权益受到保护的同时,消费者应当具有自我保护意识、权利意识、文明消费意识、消……[更多]

  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角度分析手机“来电显示”

  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角度分析手机来电显示 今年5月1日起,全国的手机用户的来电显示都无条件地每月交费5元。而这样的规定,移动和联通只是发了一个短信息,就算通知用户一下。短信息的内容大体是:从5月1日起,所有手机用户的来电显示每月收取服务费5元,如不……[更多]

  浅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完善

  浅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完善 现代消费者保护立法最早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垄断阶段以后开始的,它的兴起是与世界性的消费者保护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的状况如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发展的程度和法制建设完善程度的一个重要标……[更多]

  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合同法的发展

  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合同法的发展 一、导言 合同法是调整(作为)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其范围涵盖了所有社会主体所有的平等交易关系,那为什么今天不仅我国,而且世界许多国家在这一本来已经形成许多固定规范的领域还要专门……[更多]

  餐饮时遭遇霸王条款产生纠纷可以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维权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表示,餐饮行业中的禁止自带酒水、包间设置最低消费属于服务合同中的霸王条款,是餐饮行业利用其优势地位,在向消费者提供餐饮服务中做出的对于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消费者在餐饮经营者提供服务时遭遇霸王条款产生纠纷,可以使用……[更多]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知识首页头条推荐:2015无销售许可证的房屋是否可以购买
网友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我要提问:
免费向在线律师咨询:
推荐律师 更多律师>>
按地区找律师
消费者权益法论文知识排行榜
消费者权益法论文推荐知识
在线免费咨询
关于法帮网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找律师
Copyright© 2002-2015 www.fabang.com 法帮网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1019063号 |
北京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