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舌尖上的“塑化剂”

2014年12月12日12:04        熊晶晶      法律咨询     我要评论

  揭秘舌尖上的“塑化剂”

  台湾饮料、酒鬼酒等风波,让“塑化剂”这一本陌生的化学名词,引起广泛关注。然而记者近期调查发现,塑化剂并未走远,其仍在化妆品、保健食品、儿童玩具中存在,一份检测报告甚至显示,200份食品中,逾四成超出国家规定限量值。

  塑化剂危害男性生殖能力并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入可能导致肝癌。专家表示,要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涉“塑”数据,不应成为一个让公众疑虑的“黑匣子”。

  200份食品四成超限 塑化剂祸起包装“迁移”

  广泛使用的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严禁添加到食品中,但允许使用在食品等包装容器中,很容易产生迁移,我国卫生部门对3种塑化剂的最大迁移量进行了明确规定。

  杭州市疾控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当地200份食品检测中就存在两种不同的塑化剂,一种87份样品超限,另一种16份食品超限,共占样品比例逾四成。这份发布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上的相关数据也引起业内人士的密切关注。

  “涉及检测的相关食品,都是在杭州市场上随机购买,且是出厂检验合格、并准予销售。”杭州市疾控中心理化检验科工作人员樊继彩博士说,包括食用油、油炸食品、茶叶、面制品、茶叶、木耳等消费者常购买的产品。

  检测结果显示,塑化剂在油脂类产品中比非油脂类产品中更容易溶出,且在食品中的污染较普遍,不止来源于包装材料,在食品的生产、运输以及保存过程中都有迁移。

  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技术总监马志英介绍,生煎包、油条等一些油煎类早餐,放在塑料袋后受高温和油脂影响,都会出现塑化剂迁移而超限。“有的塑料袋本身质量差,甚至用的是回收塑料,特别容易出现这一问题。”

  塑化剂的危害引起了研究机构和环保组织的担心,研究指出,超量接触可能对环境、人类生殖系统和激素功能都造成影响。2011年,台湾曝出饮料人为添加,数百种产品“沦陷”;2012年,白酒塑化剂检出超标,对人体健康危害几何、消费者知情权如何保障也成为质疑焦点。

  樊继彩说,堵住了人为添加的可能,迁移的危害也不可小觑。“全球每年塑化剂用量高达820万吨以上,其中大量用于包装,但包装材料引起塑化剂迁移,最终污染食品、药品、食用香精等的现象并不少见。”

  揭开检测结果“黑匣子”,化妆品、玩具、药品涉“塑”?

  我国将5种塑化剂列入了化妆品的“黑名单”,也对食品中迁移量做出规定,但只要和塑料有长时间接触,塑化剂的身影就很难避免。公开数据显示,包括指甲油、饮用水、保健食品、儿童玩具中,检出禁用成分、或塑化剂超限的现象并不少见。

  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研究者在浙江省11个地市的药店采样了24批儿童使用的口服液保健品,8批检出塑化剂,一批超限近3倍;中山大学药学院有关研究指出,灵芝孢子油、五味子油、葡萄籽油等塑料瓶装的中药油脂都有超限……

  对塑化剂有十多年研究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厉曙光告诉记者,加热路边的塑料瓶装豆浆,用塑料袋直接装油炸食品,都可能导致迁移;一些食品即使没有接触过塑料,也可能含有大量塑化剂,就是塑料大棚腐烂污染了土壤。

  然而,由于标准缺失、执法力度弱、企业重视度低,塑化剂的问题却常常被监管和企业忽略。“2011年台湾塑化剂风波闹得最凶的时候,我们一年检测了几百例,可这两年我们每年只接到几起企业委托的检测。”一家食品检测公司工作人员说。

  此前白酒塑化剂风波爆发时,也有监管人员直言,相关部门没有将塑化剂指标正式列入白酒产品的标准,从法律角度讲,没法判断是否超标。虽然有迁移量规定,但没有上升到法律、法规的层面,对企业难有法律约束力。

  完善“黑名单”,告别舌尖上的“塑化剂”

  现在到底有多少日用品中可能含有塑化剂?是否到了危害健康的临界点?在被曝光两年之后,今年6月国家卫计委关于白酒塑化剂的风险评估结果出来,认为对饮酒者的健康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塑化剂对人体的危害取决于摄入量和摄入时间的长短,但‘内情’不能总是秘而不宣或‘姗姗来迟’。”厉曙光说,无论是监管部门、研究机构还是行业协会,都必须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与欧美相比,我国对塑化剂标准、范围的研究还比较滞后。美国2009年实施“邻苯二甲酸酯行动计划”,对8种毒性明显的塑化剂加强管控;且对玩具、儿童用品、可食用产品甚至工作环境中的塑化剂含量都有明确限制。

  樊继彩指出,我国仅对3种给出了迁移限量,欧盟则对7种给出迁移限量。塑化剂的监管需尽快建立标准、迎头赶上。“厂家尽可能选择更为安全的包装材料,监管部门实现源头到终端的监管,让食品去‘塑化’是当务之急。”

  相关阅读:

  广东深圳律师推荐:汪腾锋律师

  广东深圳律师推荐:汪腾锋律师 汪腾锋律师 手机号码:13430930585 执业证号:14403198910146243 执业机构:广东知明律师事务所 专长领域:婚姻家庭 股权转让 行政诉讼 刑事辩护 国际贸易 地 址:深圳市深南中路1027号新城大厦西座17楼 邮 箱:1654266575@qq.……[更多]

  消费者消费维权途径

  核心内容:消费者因购买的商品质量不好,售后服务差等原因与经营者发生争议是常有的事,维护自身利益是每一个消费者的合法权利,消费者的途也有许多种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争议后,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通过直接对话,分清责任,达成和……[更多]

  消费维权途径有哪几种?

  消费者消费维权的方法有许多种,下面将简单的介绍。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争议后,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通过直接对话,分清责任,达成和解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协商和解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 (2)请求消……[更多]

  旅游消费维权知识

  为使广大市民在长假期间能“明明白白消费”,更好地依法维权,市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一份旅游的提示。 提示一:促销式样多,仔细辨广告 规范的旅游广告,须注明旅行社的名称、许可证号、地址等翔实内容。不规范的广告往往缺少上述内容,仅冠以“某某假……[更多]

  如何降低消费维权成本

  如何降低消费维权成本 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在有偿获得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以及在以后的一定时期内依法享有的权益。消费者权益,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下适应经济运行的客观需要赋给商品最终使用者享有的权利。 315的主题活动是消费与服务。围绕这一主题,中消协……[更多]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知识首页头条推荐:2015无销售许可证的房屋是否可以购买
网友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我要提问:
免费向在线律师咨询:
推荐律师 更多律师>>
按地区找律师
消费维权动态知识排行榜
消费维权动态推荐知识
在线免费咨询
关于法帮网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找律师
Copyright© 2002-2015 www.fabang.com 法帮网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1019063号 |
北京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邛崃在线 邛崃在线 邛崃在线 邛崃在线 邛崃在线 邛崃房产 邛崃黄页 邛崃新闻 邛崃门户网站 邛崃求职招聘 邛崃热线
提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