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帮网 > 法治新闻 > 律界动态 >

陈凯律师:每一代律师都有自己的路

2015年01月26日15:16        法帮网      免费法律咨询     我要评论

  我也曾经迷惘,未来路在何方

  1999年,我从大学本科毕业,进入一家小国企开始了社会人生。国企不但小,而且很偏远,甚至公交车都不通,可以说是一种权宜之计。人生的道路在哪里,那个时候我真的不知道。

  2002年开始律师执业生涯,刚开始虽然在一个大律所,但仍然没有归属感,一切都要靠自己去把握,应该怎么做业务,应该从哪里做起,目标和方向在哪里,基本是一片白茫茫的感觉。

  2005年开始在中凯所的独立执业,因为收入微薄,春节回家都不敢和母亲说起自己的状况,怕她伤心。那个时候未来对于我来说,是不敢考虑的东西。

  2007年开始写博客的时候,我给博客起了个名称:“知向谁边”。也就是不知道要向谁边,这很能说明自己当时的茫然与无助。

  路当然在脚下,但前辈就像明灯

  虽说不知道路在何方,但对于年轻人来说,似乎没有什么不可以失去的,现在想起来,好像尝试和失败本就是青春应有之义。与许多度过那段迷惘阶段的同行一样,努力应该就是我们拨开这层迷雾的钥匙。当不断的尝试和失败积累起来的时候,又想起一句话——路在脚下。

  然而我不得不说,前辈律师的鼓励、帮助,甚至素昧平生的大家的事迹,都成为了我前进道路上的明灯。

  2002年我有幸与刘红宇律师结缘,对律师之道有了直观的感受;2003年我幸运地投入到蒋勇律师的麾下,不但近距离观察了一个律师的艺术人生,更有幸像学徒一样被训练了一年,给我的律师事业印上了不可磨灭的胎记;之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地与许多大律师有了直接接触和学习的机会,切磋案情,同台出庭,甚至正面交锋。

  通过《中国律师》这本杂志,我还神交了吕红兵、王俊峰、张学兵这样律师业的尖峰人物,他们的事迹就像明灯一样引领着如我一般微小的年轻人的脚步。

  大江东去,每一代律师都有自己的道路

  张学兵律师在房地产浪潮中矗立;吕红兵律师铸剑证券业务;王俊峰律师则是山高人为峰,修身齐家治所一脉相承,而至以律师天下为己任。

  每一代律师都有自己的道路,每一条道路都有自己的脉络,只有把握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律师业务拓展的规律,才能把握自己人生的未来。

  正是这种思想的引导,让我不断地思考和摸索自己的道路。民商事诉讼我做过,知识产权我做过,股权并购我做过,国企改制我做过,证券业务我做过,劳动法律我做过,做的同时还研究过,研究的同时还思考过。有的看上去很美,有的已经进入边际效应,有的领域空间有限,有的我自身能力素养资源不足,到底哪一个才是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道路?

  吕红兵律师在青年律师论坛上的一席话,也许是对寻找这种道路的方法的最好注解:刻意研究国际经济发展的规律、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出的法律服务需求,以及为此提供优质服务的方式。不认识、不懂得、不研究、不掌握经济规律和经济政策,我们的法律服务业将始终处于“盲目”、“盲从”与“盲动”状态,反应迟钝、动作缓慢、跟不上、接不下的状况将处处发生且无法改变。同时,我们又要充分理解、深刻把握律师业本身的“服务经济”性质,律师业是现代服务业中高端的专业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部分,也有规律性可循,也会受到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绝对不可能是金融风暴中的 “避风港”。

  长夜如斯,该怎样点亮自己的人生

  循着这种思路找下去,与自己的经历相匹配,偶然中的必然在2009年闪现。此时我已经从事过了多种法律业务,积累了一定的基础,涉外业务虽然开展得不错,但谈不上有什么优势,而进入我视野的是一个几乎空白的领域:财富传承法律业务。

  此时,中国人口老龄化浪潮已经超过大多数人的想象,民营企业界开始进入密集的交班期,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爆和家庭财富的持续增长成为没有悬念的事实,金融领域对财富管理的重视程度更甚,不断有银行宣布成立私人银行部。

  不盲目、不盲从、不盲动,首先是从思路上厘清的。随着研究的深入,“社会组织”和“遗嘱库”这两个抓手被我设计出来了。很幸运的是,这两条道路被证明是对的。刚刚发布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明确要求:“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

  以我个人微薄的力量,参与到这股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洪流中,这才是自己的方向。所以说,当懂得用“大势”来点亮自己的人生,人生的道路也许就不再有迷途。

  律之大者,为国为民

  前有明灯指路,后有天下大势浩浩荡荡,我辈青年律师幸甚!然而立此潮头者,三五年还是十五年,决定能否成为一代中国律师代表的,不是金装,不是派头,不是风头,不是曝光率,不是胜诉率,不是出镜率,不是出场费,不是律师费,不是宝马名驹,不是荣誉奖章,不是业务收入。

  金庸笔下有两个人很有意思,一个是慕容复,出入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前呼后拥,誉满天下;另一个是扫地僧,默默无闻,衣衫褴褛,身在小楼,但使命在身。

  谁是大侠?

  金庸用了一句话概括: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这句话在中国律师身上同样适用:律之大者,为国为民!

  与诸君共勉。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新闻首页头条推荐: 车停在路边被撞,却被告知责任竟然在自己身上?
网友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律师
新闻排行榜
立法律界评论时讯
视频推荐
视觉焦点
每日推荐
关于法帮网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找律师
Copyright© 2002-2015 www.fabang.com 法帮网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1019063号 |
北京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