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理解收养行为
收养行为,需要遵循法律上的相关规定。
《收养法》规定:第十五条,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
(一)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的,办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应当在登记前予以公告。
(二)收养关系当事人愿意订立收养协议的,可以订立收养协议。
(三)收养关系当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办理收养公证的,应当办理收养公证。
第十六条,收养关系成立后,公安部门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被收养人办理户口登记。
据《收养法》第20条的规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55条和本法规定的收养行为无法律效力。”“收养行为被人民法院确认无效的从行为开始时起就没有法律效力。”
《民法通则》第55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收养行为的双方当事人——收养人和送养人具有能判断自己行为后果的能力和理智地、审慎地处理自己事务的能力。
“意思表示真实”是指收养行为双方当事人关于收养和送养的意思表示是真实的,是反映内心愿望和真实意愿的。
“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是指收养关系双方当事人的行为不得有违反我国法律、法规或者有损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
《收养法》对收养关系规定的条件是:(l)收养人应具备的条件;(2)送养人应具备的条件;(3)被送养人应具备的条件;(4)履行法定手续(以上四条参照前述)。
一个收养关系的成立,必须同时具备《民法通则》和《收养法》的有关规定,才是合法、有效的,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收养法》规定:
第二十六条,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年满十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
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二十七条,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二十八条,当事人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到民政部门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的登记。
第二十九条,收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养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消除,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恢复,但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恢复,可以协商确定。
第三十条,收养关系解除后,经养父母抚养的成年养子女,对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养父母,应当给付生活费。因养子女成年后虐待、遗弃养父母而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以要求养子女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生活费和教育费。
生父母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以要求生父母适当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生活费和教育费,但因养父母虐待、遗弃养子女而解除收养关系的除外。
相关阅读:
收养法规定了哪些特殊条件下的收养?
收养法规定了哪些特殊条件下的收养? 特殊条件下的收养是相对于一般条件下的收养而言的。收养法首先规定了一般条件下的收养。收养法在规定了上述一般条件下的收养的基础上,还规定了一些特殊条件下的收养。如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收养孤儿和残疾……[更多]
【收养公证】收养法规定的收养公证证件
【收养公证】收养法规定的收养公证证件 【收养公证】收养法规定的收养公证证件 办理收养公证当事人应提交下列证件和材料: (一)收养人应提交: 1、居民身份证、户口本及其复印件; 2、要求收养子女的申请书(主要内容包括:收养目的、有无子女、本人经济状况、……[更多]
【收养公证】收养法规定的收养公证证件有哪些
【收养公证】收养法规定的收养公证证件有哪些 办理收养公证当事人应提交下列证件和材料: (一)收养人应提交: 1、居民身份证、户口本及其复印件; 2、要求收养子女的申请书(主要内容包括:收养目的、有无子女、本人经济状况、有无抚养能力以及不虐待、不遗弃……[更多]
收养法规定了哪些特殊条件下的收养?
收养法规定了哪些特殊条件下的收养? 收养法规定了哪些特殊条件下的收养? 特殊条件下的收养是相对于一般条件下的收养而言的。收养法首先规定了一般条件下的收养。收养法在规定了上述一般条件下的收养的基础上,还规定了一些特殊条件下的收养。如收养三代以内……[更多]
收养法规定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哪些条件
收养法规定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哪些条件 对于被拐卖的儿童,收养人从拐卖者手中将他人子女当作商品购而养之,虽然严重损害他人的父母子女关系,但这种恶意主要是出于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的传统陋习,不能与拐卖人口者的罪恶及危害相提并论。 (1)无子女; (2)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