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
行政主体违法实施行政行为,侵犯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由国家承担的一种赔偿责任就是行政赔偿。
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为从法律上确定和判断国家应否承担法律责任提供了最根本的依据与标准,它对于确定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及免责条件、举证责任等都具有重大意义。1994年《国家赔偿法》颁布以前,我国法律界对这一问题一直争论纷纷,分析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意见:
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是怎样的?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大致分为三方面考虑:
1、责任原则
这种意见认为,判断行政主体的行为是否合法及要不要赔偿,应以该行政主体做出该行为时主观上有无过错为标准。有过错,就要赔偿;无过错,就不赔偿。这种意见考虑了行政主体作出行政行为时主观上的不同状态,区分了合法履行职务与违法侵权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无疑是有意义的,且符合普通群众的心理习惯,容易为人接受。但这种观点实施起来却较困难。
因为要认定一个行政机关这样一个组织体有无过错是很困难的,它不象认定一个人有无过错那样容易,这样在实践中可能导致大部分受到侵害的公民事实上得不到赔偿,悖离了过错原则的本意,也不符合国家建立行政赔偿制度的初衷。
2、无过错
这种意见主张不论行政机关行为时主观上有无过错,只要结果上给公民造成损害,就要承担赔偿责任。无过错原则的好处在于克服了过错原则要考察机关主观过错的困难,简便易行,也利于受害人取得赔偿。但无过错原则无法区分国家机关的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把赔偿与补偿混为一谈,这是不可取的。
3、违法责任
所谓违法责任原则,是指行政机关的行为要不要赔偿,以行为是否违反法律为唯一标准。它不细究行政机关主观状态如何,只考察行政机关的行为是否与法律的规定一致,是否违反了现行法律的规定。
这一原则既避免了过错原则操作不易的弊病,又克服了无过错原则赔偿过宽的缺点,具有操作方便、认定精确、易于接受的特点,因而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原则,为我国颁布的《国家赔偿法》所接受。该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就是对违法原则作为行政赔偿基本归责原则在立法中的明文规定。
因此,无论行政机关在作出职权行为时有无过错,只要其行为不符合法律的规定,且因此给相对人造成损失,就应承担赔偿责任,而不管其主观上有无过错。受害人也无须证明作出行为的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有故意或过失,只要行政机关无法证明其实施的行为合法就要无条件地予以赔偿。
相关阅读:
行政赔偿中六大问题的具体规定
行政赔偿中六大问题的具体规定 行政赔偿中六大问题的具体规定是怎样的?这六大问题分别是关于违法归责原则中的违法问题、关于职务行为的标准与范围问题等。它们的具体规定是怎样的? 1、关于违法归责原则中的违法问题。 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第二条的规定,我国……[更多]
行政赔偿的方式
行政赔偿的方式 国家赔偿法第25条规定了三种赔偿方式: (1)金钱赔偿.它是以货币形式支付赔偿金额的一种赔偿方式。 (2)返还财产.是行政机关将违法占有或控制的受害人的财产还给予受害人的赔偿方式。 (3)恢复原状.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财产因受到违法分割或……[更多]
行政赔偿请求时效
行政赔偿请求时效 (一)行政赔偿的时效 行政赔偿的时效,是指赔偿请求人行使赔偿请求权的有效期限。在此期限内,如果赔偿请求人不行使请求权,就丧失了得到行政赔偿的权利。国家赔偿法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更多]
行政赔偿方式与计算标准
行政赔偿方式与计算标准 一、行政赔偿方式 行政赔偿方式是指国家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具体形式。行政赔偿是对侵权损害的救济,行政赔偿采用什么方式,依据什么标准,直接影响到救济的质量,影响到受害人权益,因而需要合理设计。我国《国家赔偿法》第25条规定……[更多]
税务行政赔偿诉讼程序
税务行政赔偿诉讼程序 税务行政赔偿诉讼程序 1、税务行政赔偿诉讼的提起必须以税务机关的先行处理为条件。 2、税务行政赔偿诉讼可进行调解,对赔偿请求人的人身权、财产权受到的损害是否应赔偿,赔偿多少可进行调解。 3、在税务行政赔偿诉讼中,税务机关不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