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宏律师:行政诉讼时效制度完善的规定有哪些?
核心摘要:建立诉讼时效制度的意义在于稳定社会关系;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保证法院能够收集到与案件相关的证据,以正确地处理案件。在《行政诉讼法》和其他法律、法规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下,权利人通过诉讼实现请求权利的有效期限起诉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当事人即丧失诉权,人民法院对超过起诉期限的起诉不子受理。下面由,法帮网小编为您介绍。
关键词:行政诉讼、起诉期限、时效
法帮网咨询:从制度设计上看,行政法律、法规和相关程序法没有规定行中止和中断制度,由此导致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司法机关亦无能为力的现象相对普遍。为了避免行政诉讼时效规范冲突,行政诉讼时效制度完善的规定有哪些?
甘肃张掖行政诉讼律师杨正宏解答:我国刑法确定诉讼时效制度是为了促使国家司法机关对触犯刑律的公民或法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进行追究,对行政诉讼而言则是享有诉权的公民或法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有权将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告上法庭。民事诉讼中的诉讼时效制度是为了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自己的民事权利。对于行政诉讼而言这一立法目的同样存在。
我国在制定时没有使用“诉讼时效”一词,而是使用了“起诉期限”一词,规定经复诉的,应在15日内向法院起诉;直接向法院起诉的,期限为3个月。
根据我国的诉讼立法和十年来行政诉讼的实践,应当将现行行政诉讼法关于诉讼时效进一步完善,至少作以下五方面的修改;一、使用诉讼时效而非起诉期限的法律术语;二、为了更加充分地保护公民和法人的诉权,将现行应经复议的在15日内,直接向法院起诉的,在3个月内起诉的规定一并规定为两年的诉讼时效。不再由最高人民法院作有关的司法解释;三、规定当事人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内容的,起诉期限从原告知道或应当知道诉权或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对涉及不动产的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提起诉讼的,法院不予受理。
并规定已告知诉权和起诉期限的证明责任应当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承担;四、对于行政机关不作为行为,法律又没有规定作出行政行为期限的,当事人可在向行政机关提交申请或提出请求2个月后即可提起诉讼,此种情况应当认为行政机关的不作为行为是一种持续状态。但最长应在向行政机关提交申请或提出请求之日起5年之内提起诉讼;五、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过了诉讼时效期间,义务人履行义务后,又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反悔的,不予支持。
法帮网-甘肃张掖行政诉讼律师杨正宏:
手机号码:15393663055
执业证号:16207201210961556
执业机构:甘肃正峰律师事务所
专长领域:人身损害 合同纠纷 交通事故 婚姻家庭 保险理赔 行政诉讼
地 址:山丹县法律步行街法院家属院旁/张掖市甘州区新世纪大厦3楼(去之前先联系是否在)
邮 箱:flying8360@163.com
杨正宏律师,男,汉族,1985年2月3日出生于甘肃省山丹县。2010年7月毕业于江西省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外法系法学专业,本科学历,法学学士。2009年参加并通过国家司法考试,2010年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2012年开始执业于甘肃正峰律师事务所。自执业以来一直秉持“将法律事务做细”的原则,对法律和社会负责的执业理念,为委托人办理法律事务。
相关阅读:
王进玲律师:行政诉讼时效制度有哪些不足?
王进玲律师:行政诉讼时效制度有哪些不足? 核心摘要: 在《行政诉讼法》和其他法律、法规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下,权利人通过诉讼实现请求权利的有效期限起诉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当事人即丧失诉权,人民法院对超过起诉期限的起诉不子受理。……[更多]
行政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行政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对行政争议是否经过行政复议,法律规定了两种不同的诉讼时效。 根据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应当在知道作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但是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更多]
行政诉讼时效知识汇总
行政诉讼时效知识汇总 道自己的权益被侵害的一定时间里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如果过了一定的期间还不提出那么当事人就丧失了自己的诉讼权利,这一期间就是行政诉讼时 ◆行政诉讼普通诉讼时效有哪些规定 (1)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为3个月。《行政诉讼法》第三十……[更多]
行政诉讼时效制度的不足
行政诉讼时效制度的不足 1、从立法角度上看,有关行政诉讼时效的相关立法不统一、不协调。 《行政诉讼法》第38条第2款规定:“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更多]
我国行政诉讼时效的规定
我国行政诉讼时效的规定 我国的行政诉讼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我国对行政诉讼时效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诉法)中作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若干解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