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希刚律师: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2015年06月11日16:02        苏米      法律咨询     我要评论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本期介绍:9 岁和13岁,本该是无忧无虑的年龄,而浙江海宁许村镇的一对兄弟小严和小帅却过着与普通孩子截然不同的生活:母亲8年前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讯,在工地上打工的父亲整天酗酒不管他们。两兄弟至今没有户口,也未上学,在镇上流浪。由于没有经济来源,他们以偷窃为生,三年来偷遍全镇。

  

  法帮网: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做客法帮《法律大家谈》,本期的嘉宾律师是来自山东圣龙律师事务所武希刚律师,您好武律师!欢迎做客法帮《法律大家谈》。

  武希刚律师:大家好,我是山东圣龙律师事务所律师武希刚,很高兴来《法律大家谈》与大家探讨法律问题。

  法帮网: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困扰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践部门的一个难题。请问武律师,什么是未成年犯罪?上述案件中两人是否已构成犯罪?

  武希刚律师:未成年犯罪,是指未成年人从事违反法律的行为,是各地常见的社会问题之一。大部份国家地区的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有特别规定,但部份地区如香港则规定在未成年人的若触犯严重罪行(如谋杀等)将需以普通法律作规范,与成年人看齐。上述案件中因为,两个小孩没有达到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也不属于未成年犯管教所管理的范畴,只能对他进行教育后释放。

  法帮网:近年来,未成年犯罪呈上升趋势,而且逐步出现手段成人化、年龄低龄化、团伙化、高智商化、暴力化等新特点,已成为危害社会治安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请问武律师,未成年人犯罪现状是怎样的?

  武希刚律师: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态势,根据近两年来我院刑事审判统计情况看,未成年犯罪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2004年我院共审结各类刑事案件258件,其中未 成年人犯罪案件 26件,判处少年犯52 人; 2005年我院共审结各类刑事案件337件,其中未成年人犯罪案件42起,判处少年犯63人,其中一人因漏罪一年被审判2次。2005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和被判未成年犯较2004年分别增长40%和17.5%。

  法帮网:未成年人的生理、心智尚不成熟,判断力和控制能力不强,这种生理和心理特性导致未成年人犯罪往往具有冲动性和突发性,容易受到外来刺激的影响。那么,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点有哪些?

  武希刚律师:具体来看,当今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1、文化程度较低,以闲散人员为主。主要包括来自农村的和城市中既不上学也不做事的未成年人。 来自农村的未成年人向往浮华的城市生活又不愿付出艰辛劳动,他们中有些人便开始寻求捷径来非法获取金钱;城市里不愿读书又无所事事的未成年人不工作、不劳 动,没有经济来源,再加上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容易以团伙的形式纠集在一起去实施盗抢的犯罪。2、犯罪行为具有突发性和偶合性。虽然近年来根据调查 显示未成年人犯罪的组织化程度正在提高,但遇事一哄而上、事后各奔东西的临时纠合性犯罪依然是当前未成年人共同犯罪的主要形式。通常情况下他们违法犯罪的 过程突然,动机简单,目的单一,随意性较强,而且容易受到鼓动,一旦有人开始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在言语上或者行动上稍加鼓动,未成年人往往便会把持不住自 己参与其中。3、在暴力犯罪中手段残忍、犯罪后果严重。未成年人在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格还没有发育完全,血气方刚、年轻气盛、缺乏控制力,遇到冲突和 问题容易头脑发热,不能很好的梳理负面情绪和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对自己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也不能完全和理性的预见,因此往往会因为一时冲动而不 计后果的采用暴力解决问题,稍不留意就会走向极端,对他人造成严重的伤害。

  由此可见,未成年犯罪人对其实施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后果缺乏相应的预见性和适应性,犯罪后往往更容易出现悔罪心理。这也更突出了对未成年人犯罪及时防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法帮网:未成年人犯罪对国家及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那么武律师,未成年犯罪的危害都有哪些?

  武希刚律师:未少年之所以违法犯罪,除了他们的易怒性,易惹性和满足好奇心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不考虑行为后果的严重性,可怕性和危害性。以至于造成严重后果的发生。有的是不想考虑危害的后果。有的是不会考虑危害的后果。但不管是你不想,不会,犯罪结果都会随着犯罪行为的产生而产生,这些危害不会因为你不考虑而不存在。所以危害结果是不易罪犯的主观意识而转移的。

  1.对国家的危害。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像成年人犯罪一样,都是对国家制度和国家利益的挑战,那么保卫国家利益的监狱,警察,部队等专政力量就必须对不法行为进行打击,打击的过程,就必须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

  2.对社会的危害。未成年人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是巨大的,虽然是隐形的,非物质的,但对公众的安全心理的伤害,对社会的稳定和学习,工作,生活的正常秩序的破坏都是无法计算的。

  3.对被害人的危害。未成年人犯罪最直接的危害后果就是对被害人的危害。不管是侵犯财产型犯罪还是侵犯生命权的暴力犯罪。

  4.对被害人家人的危害。违法犯罪行为一旦发生,即会对被害人的经济,健康,生命造成损害,还必定对被害人的家庭产生间接的伤害。

  5.对自家人的危害。违法犯罪不但给被害人家人带来危害,而且给自己的父母,也会带来无穷的灾难。

  6.对自己的危害。未成年人犯罪不但伤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它会因此改写自己的人生。埋葬自己的前途,真正一失足成千古恨,况且后悔已晚,痛恨已晚。但却只能呆在高墙铁网下叹息。

  法帮网:有上述案件中的未成年犯罪主要是做父母的不管不问,教育失职所造成的。武律师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武希刚律师: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主要责任在家长,家长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中国古语说得好,“子不教,父之过”。如果孩子出现了问题,那么,首先应该追究监护人的法律责任,而不是把责任分散给学校、社会组织或者其他人。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家长的责任问题。家长应当切实负起责任,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孩子的利益不受损害。

  法帮网:请问武律师,我国法律对未成年犯罪后对其监护人处罚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吗?

  武希刚律师:未成年人犯罪法虽然强调父母的责任,但是在立法的时候,却没有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督促父母切实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放任未成年人由本法规定的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由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 责令其严加管教;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违反本法规定,让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的,由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 训诫,责令其立即改正。换句话说,对于未履行自己监护职责的未成年人的父母,除了予以训诫之外,没有其他实质性的强制措施,这就使得一些父母放弃自己的法定职责,在未成年人的教 育问题上玩忽职守、疏忽大意,结果给整个社会造成不应有的危害。

  法帮网:未成年人犯罪在社会上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许多未成年人犯罪结果较之成年人更为恶劣,请问武律师,是什么原因使得未成年犯罪愈演愈烈?

  武希刚律师:通过对实践中未成年人犯罪的研究,可以从三个方面检讨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即家庭原因、教育原因和社会原因。首先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未成年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很不成熟,从出生开始,孩子首先接触的就是自己的父母。每一个孩子最初的人生观都是由父母所影响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仅包括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更包括父母的“身教”和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其次是教育原因,在学校教育的环节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老师不能够以“家长都不管,我凭什么管”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对于学生与家长之间存在沟通障碍的情况,老师应当是通过疏导的方式来帮助他们交流,而非采取回避的方式。家长与老师的沟通能够使双方都全面了解到学生的需求,避免学生产生心理上的不良情绪,保障孩子的健康发展。最后是社会原因,我们的社会上素来没有看管别人孩子的说法。大家会认为自己的孩子应当由自己看管,别人随便管教你的孩子是不对的。对熟人的孩子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对陌生人的孩子。一方面是大家的自我意识作祟,另一方面则是社会现状的表现。未成年人犯罪后监督管理措施滞后于社会发展形势。现在有社区矫正机构,但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矫正流于形式,没有建立良好的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矫正的体系,无论是社会帮扶还是社工辅导、心理疏导,包括一定的场所、财力支持等,极度缺乏。

  法帮网:未成年人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未成年人的成长状态和发展轨迹将对人类社会的未来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世界各国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都十分重视。那么,怎样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武希刚律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首先,要加强法制宣传,扩大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辐射力。走进学校和社区、对未成年进行法律宣传,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指派相关人员做法制辅导员到各中小学讲法制课,用生动 的案例让他们得到警示,增强他们的法律观念。其次,完善组织网络,与社会各方协调,努力形成帮助失足青少年的网络合力。引导政府部门、司法部门、基层组织、学校、社区、妇联、共青团、工会等选派专门人员共同参与到关心、帮教、感化、挽救失足青少年中来,让他们担当心理 咨询师和心理调解员。呼吁全社会共同来关心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向他们伸出爱心之手,深入到学校、村街和社区, 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帮助经济有困难的青少年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问题,特别是要充分关注留守青少年及单亲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形成网络合力。最后,案件延伸服务,加大教育和引导力度,有效预防未成年人再次犯罪。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而法院只是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最后一道屏障,对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法院在案件审理 中,加强教育和引导也是预防未成年人再次犯罪的有效途径。这样就会达到 “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也会取得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要强调的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首先解决父母的问题。如果没有合格的父母,那么,很难有合格的子女。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必须首先解决未成年人的父母责任问题。只有让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切实履行法定的职责,才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法帮网:聚焦法帮说法 解读热点民生。《法律大家谈》栏目感谢各位网友的支持。再次感谢武希刚律师的参与。在此,也希望您对我们栏目提一些意见或者建议,以促进我们更好的为律师和公众服务。

  武希刚律师:作为《法律大家谈》的老朋友,我很感谢这档栏目为我提供了和众多网友互动交流的平台,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栏目越办越好,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参与进来!感谢法帮网!感谢各位网友!谢谢!

  

  对未成年人的保护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心和努力。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司法等,只有当各方面都切实履行责任,同时构建一套完整有效的监督机制,法律不缺位,保护才能更到位。

  相关阅读:

  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需要通知其父母到场吗?

  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需要通知其父母到场吗? 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需要通知其父母到……[更多]

  东莞未成年犯罪刑事

  一、未成年人强奸罪的定罪 要对未成年人强奸定罪,就必须准确的了解强奸罪的犯罪本质,即违背妇女的意志,强行发生非法的性关系。犯罪的对象为妇女,包括未满十四周岁的幼女。行为方式为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只有准确的了解强奸犯罪的构成要件,就能解决……[更多]

  最高法:重判侵犯未成年犯罪 坚持最低限容忍

  本月,海南房管局职员冯小松曾带两女生开房。央视截图 去年10月,浙江温岭一幼教虐童照片曾引起网友声讨。 今年3月,云南大关县公安抓获拐卖婴儿疑犯。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新京报讯 昨日,最高法公布三起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犯罪典型案例。针对侵犯未成年人权……[更多]

  未成年犯罪的处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更多]

   陈敏律师:从“16岁男孩与13岁女孩恋爱同居被判强奸”看未成年犯罪

  ……[更多]

  保定刑事辩护资深大律师 - 刑事诉讼中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特别保护

  保定刑事辩护资深大律师:连会有律师,男,法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大学法学教师,现为河北省级优秀律师事务所、河北省级文明律师事务所—河北盛誉律师事务所律师(保定市火车站对面燕赵大酒店北门二层连会有律师办公室),同时具有律师资格证和企业法律顾问资……[更多]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闂傚倸鍊峰ù鍥綖婢跺顩插ù鐘差儏缁€澶愮叓閸ャ劍灏甸柡鍡檮娣囧﹪顢涘▎鎺濆妳闂佹悶鍊栭〃濠囧箖濡ゅ懏鏅查幖瀛樼箘閺佹牠姊洪懡銈呮瀻闂佸府缍佸濠氬Ω閵夈垺顫嶉梺鎯ф禋閸嬪嫰顢旈敓锟�
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敍鍕殰婵°倐鍋撻柣婊冾煼瀹曞綊顢氶崨顓燁吙婵$偑鍊栧濠氬磻閹炬番浜滈柡鍥崝銈夋煃瑜滈崜銊х礊閸℃ḿ顩查柣鎰劋閸嬶繝鏌ㄩ悤鍌涘
闂傚倸鍊风粈渚€宕ョ€n喖鍑犲┑鍌溓归悞鍨亜閹哄棗浜剧紒鍓ц檸閸樺墽鍒掓繝姘濞达綀娅i敍婵嬫⒑閸撴彃浜為柛鐘冲姍閹繝濡疯绾惧ジ妫呴浣哥祷闁告柣鍊濋弻鈩冪瑹閸パ勭彎闂佽桨鐒﹂幑鍥极閹剧粯鏅搁柨鐕傛嫹
闂傚倷娴囧畷鍨叏瀹曞洦濯伴柨鏇炲€搁崹鍌毭归崗鍏肩稇闁稿被鍔嶇换婵囩節閸屾凹浼€濡炪倐鏅涘鍫曞Φ閸曨垰绫嶉柛銉戝倹鐫忓┑鐐存綑閸氬宕濆▎鎾崇畺濞寸姴顑愰弫宥夋煏閸繃顥滄い蹇ユ嫹
闂傚倷娴囧畷鍨叏瀹ュ鐐婇柕濠忕畵閺侇亪姊绘担鍓插悢闁靛牆顦幗鐢电磽娴gǹ鈧摜绮旇ぐ鎺嬧偓浣糕枎閹炬潙娈愰梺瀹犮€€閸嬫挾绱掗幉瀣М闁哄矉缍佹慨鈧柍杞拌兌娴煎牓姊洪悷鏉挎闁瑰嚖鎷�
闂傚倸鍊搁崐椋庢閿熺姴绐楁慨妯挎硾閻ょ偓銇勯幇鍓佺暠闁告艾缍婇弻娑樼暆閳ь剟宕戝☉銏犵闁绘ê纾弧鈧繝鐢靛Т閸婃悂寮抽悢璁垮綊宕楅悡搴☆潚闂佽鍠曠划娆撱€佸☉銏犖ч柛鈩冾殢娴硷拷
闂傚倸鍊风粈渚€骞栭锕€纾圭紒瀣皡閼板潡姊洪鈧粔鎾触瑜版帗鐓曢悘鐐村劤閸ゎ剟鏌涢妶鍡╂疁闁诡喗顨婇弫鎰償濠靛牊鏅奸梻浣藉吹閸o箓骞忛敓锟�
知识首页头条推荐:2015无销售许可证的房屋是否可以购买
网友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我要提问:
免费向在线律师咨询:
推荐律师 更多律师>>
按地区找律师
刑事动态知识排行榜
刑事动态推荐知识
在线免费咨询
关于法帮网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找律师
Copyright© 2002-2015 www.fabang.com 法帮网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1019063号 |
北京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提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