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赔偿与刑罚背后的三方利益关系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有三方不同主体,即社会公共利益、被告人利益、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利益。这三方利益的对立统一,构成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三重矛盾,而司法资源的有限性,诉讼手段的局限性,使得三方利益均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成为不可能。被告人利益受到来自国家司法机关和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双重压力。二者利益的实现,必然要求以被告人的利益丧失为代价,在现在的情形下,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代价。由于被害人与公诉机关的冲突并不明显,追诉机关所代表的社会利益基本上涵盖了被告人的利益,因此,矛盾冲突的核心在于被告人与追诉机关和被告人与被害人之间这两重矛盾。
为了谋求三方利益的平衡,有必要要求强大的利益有所让度,相对弱者的利益有所加强。追诉机关所体现的社会利益,其实质就是对社会秩序的一种消极维护,是对已破坏的社会秩序进行事后的补偿,是以暴力、限制的手段来实现的。“在我国刑事审前程序属于超职权主义模式,是典型的纠问式侦查体制,犯罪嫌疑人的处境很不利,其主体地位尚未真正实现”,加之“司法权力的强制性以及容易被滥用的倾向性,使被告人的权利处于一种被侵犯的危险状态”,强化被告人的诉讼权利,相应地限制司法权力,二者才能相互平等的对抗。但是按照通行的观点,公共管理领域包括政府活动和司法活动领域不能被让度,附带民事诉讼中司法机关所代表的公共利益即正义或者公正不能进行任何交易,否则就是打了折扣的公正。到底公正背后的公共利益能否被交易,可以从辩诉交易存在的事实以及理论观念进行简单分析。
相关阅读:
2015行政复议附带行政赔偿受理问题
2015行政复议附带行政赔偿受理问题 《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九条一款规定: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行政复议机关对符合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应当给予赔偿的,在决定撤销、变更具体行政行为或者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时,应当同时决定被……[更多]
2015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赔偿诉讼问题
2015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赔偿诉讼问题 一、基本案情 2004年10月21日,某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以下简称城管大队)在日常执法检查中,发现杨某在其宅院南侧规划绿地上堆物堆料,城管大队以杨某在规划绿地上堆物堆料的行为违反了《北京市市容卫生环境条例》第三十……[更多]
2015国家不负行政赔偿责任的行为
2015国家不负行政赔偿责任的行为 尽管各国关于行政机关不负赔偿责任的规定有很多差异,即使同一国家前后法律规定和判例也不一样,但一般来说,对以国家名义实施的国防、外交行为,行政机关制定规则条例行为、军事行为及法律已有规定的国营公用企业事业行为等……[更多]
2015上访人死亡事件不能止于行政赔偿
2015上访人死亡事件不能止于行政赔偿 针对村民李光明猝死镇信访办一事,北京密云县不老屯镇政府与死者家属就善后问题初步达成一致。有消息称李家将获30万元补偿《新京报》 据了解,李光明等人多次反映的,是村内护坝、道路工程存在偷工减料、虚报立方等问题……[更多]
2015行政赔偿归责原则与构成要件
2015行政赔偿归责原则与构成要件 归责原则 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为从法律上确定和判断国家应否承担法律责任提供了最根本的依据与标准,它对于确定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及免责条件、举证责任等都具有重大意义。1994年《国家赔偿法》颁布以前,我国法律界对这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