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诉讼的原则是怎样的?
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诉讼程序,遵循司法审判中的一般诉讼原则,如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回避原则;着重调解的原则等。
处理劳动争议案件要以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此外,根据劳动争议案件的特殊性,还应体现与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此外,根据劳动争议案件的特殊性,还应体现与有关单位密切配合的原则。
劳动行政机关是国家管理劳动工作的专门部门,了解和熟悉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另外,工会等有关部门都从事企业生产、安全、工资福利、劳动保护等各项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情况也比较熟悉;特别是劳动争议仲裁机关,是代表国家处理劳动争议的专门机构,直接受理和负责处理各种劳动争议案件,对争议的原因、过程等情况比较了解,且有一定的办案经验。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应多向这些部门调查,密切与之配合。
相关阅读:
劳动诉讼的含义是怎样的?
劳动诉讼的含义是怎样的? 劳动诉讼,指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程序,依法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的活动。此外,劳动争议的诉讼,还包括当事人一方不履行仲裁委员会已发生法律效力……[更多]
劳动仲裁和劳动诉讼的差异有哪些?
劳动仲裁和劳动诉讼的差异有哪些?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争议案件实行劳动仲裁前置程序。同时,在仲裁阶段和诉讼阶段的管辖又存在一定的区别。包括两者的收费差异。 1.性质不同 劳动争议仲裁具有行政和司法双重特征。行政特征是指,仲裁机构是劳动争议仲裁……[更多]
劳动诉讼中的维权误区有哪些?
劳动诉讼中的维权误区有哪些? 一、是否属于法院受理? 王某起诉某科技公司未依法为其缴纳养老保险,导致到法定年龄无法办理退休。法院以王某的请求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范围为由而裁定驳回。 释法:劳动者要求补缴社会保险的,应向劳动监察部门……[更多]
劳动诉讼举证责任如何确定?
劳动诉讼举证责任如何确定? 一、举证责任的归责 举证责任,是指当法律要件事实在争议处理程序中处于真伪不明状态时,负有证实法律要件的当事人一方所承受的裁判者作出于其不利判断的危险。 法释〔2001〕14号第13条规定: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更多]
劳动诉讼的性质是什么?
劳动诉讼的性质是什么? 我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更多]
劳动诉讼案件证据方面有哪些相关规定?
劳动诉讼案件证据方面有哪些相关规定?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共计83条,极大地丰富了民事审判的证据规则,无论是对公民参加诉讼还是法官审理案件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在这些规定中,对劳动争议而言,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更多]
劳动诉讼的时效如何计算?
劳动诉讼的时效如何计算?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在诉讼时……[更多]
劳动诉讼要求超出管辖怎样处理?
劳动诉讼要求超出管辖怎样处理? 劳动者要求补缴社会保险的,应向劳动监察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劳动者要求补缴社会保险的,应向劳动监察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 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19条第(四)项之规定,起诉必须属于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更多]
劳动诉讼的特殊情况
劳动诉讼的特殊情况 一: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二: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三: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