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
公司经营管理属于公司内部事务,外界如何知道“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呢?显然,欲提起解散公司之诉的股东必须极力证明这一点。
美国《示范公司法》第14.30条第(2)项之规定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该项规定,股东通过司法程序解散公司,必须证实下列情形:“(1) 董事在经营公司时陷入僵局,股东没有能力打破这一僵局,并且不可补救的损害正威胁着公司或公司正遭受着这一损害,或者正因为这一僵局使公司业务和事务不再能像通常那样为股东有利经营;(2)董事们或者那些支配着公司的人们的行为方式曾经是、正在是或将来是非法的、压制性的或欺诈性的;(3)在投票权上股东们陷人僵局,他们至少在两次年会的会期内不能选出任期已满的董事的继任者;(4)公司资产正在被滥用或浪费。”
从字面上来看,上述第(1)、(3)项都比较容易解释成新《公司法》所说的“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但第(2)、(4)项存在疑问。因为从第183条的表述来看,我国新《公司法》确立的解散公司之诉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处理公司僵局的制度,尽管公司僵局是司法解散的原因之一,但我国未采用公司僵局的概念,因此既不能说所有公司僵局均能通过第183条解决,也不能说公司僵局之外的事由不能通过第183条解决。上述第(2)、(4)项不能当然纳入第183条的范畴之中,除非其满足第183条规定的条件。
事实上,新《公司法》第183条“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用语,既涵盖了部分公司僵局的情形,又包括了公司僵局之外“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情形,笔者认为这些情形应该包括:(1)公司经营状况恶化,表现为资金极度短缺,经营项目无法开展等;(2)公司管理层出现重大变故,例如大股东或者核心人物死亡,其他人无力维持公司的正常经营管理;(3)严重损害公司或股东权益的重大违约事由发生。在公司是依联营合同或合营合同成立的情形下,公司股东同时是合同当事人,其权利、义务受合同的约束,当一方当事人严重违反合同约定,损害公司或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时,双方的利益产生严重冲突,致使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此时受损害方有权依法提请法院解除合同,而合同的解除也就意味着公司的解散; (4)上述美国《示范公司法》第(2)、(4)项达到“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程度。
相关阅读:
公司吊销营业执照后注销前的诉讼主体资格
公司吊销营业执照后注销前的诉讼主体资格 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后,在注销登记完成前,其主体资格问题备受争议。这也是部分公司借吊销讨债的切入点。一种观点认为,吊销执照后,公司主体资格消失,公司不能再有清算外的行为;另一种观点认为,公司吊销执照后,……[更多]
公司注销、吊销营业执照或歇业后债务清偿问题
公司注销、吊销营业执照或歇业后债务清偿问题 通常情况下,公司注销前应当进行清算,清算时对债务作出处理。但是,很多情况下,股东为了逃避债务,不清算或者清算不合法甚至主动吊销执照的方式侵害债权人的利益。对此,法律给出了明确规定,以惩罚该类行为主……[更多]
公司注销与歇业
公司注销与歇业 公司注销是指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经审查准予终止公司主体资格的行为。企业法人领取营业执照后6个月为开展经营活动或停止经营活动满一年,视同歇业。办理公司注销登记需提交下述文件:清算组负责人签署的申请书、法院判决书或行政机……[更多]
行政处罚中吊销公司营业执照的情形
行政处罚中吊销公司营业执照的情形 吊销公司营业执照属于行政处罚的一种,具有公信力。根据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在下列情况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处以吊销营业执照: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材料设立登记、成立后无正当理由6个月未开业或者连续停业6个月、变……[更多]
公司吊销营业执照后债务如何清偿
公司吊销营业执照后债务如何清偿 公司法人注销时主体资格消灭,自此,不能再以该公司名义进行任何民事活动,亦不具有诉讼主体资格。公司吊销营业执照后、注销前,不能进行与清算无关的活动,但是,可以作为诉讼主体。公司法修订之前,许多企业通过注销、吊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