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救济行为有哪些途径?
物权救济包括公力救济和私力救济两种途径。
所谓公力救济,是指权利人通过法定程序请求国家公共权力机关对其权利进行保护的一种方式,它是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当国家公共权力渐趋发达,法律日趋完备,个人的权利就逐步由国家公共权力来保护,公力救济日渐发达。
与公力救济相对应,私力救济是指当权利受到侵害或无法正常实现时,权利人运用自力的手段自行保护或实现权利的救济方式,私力救济的具体方式包括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与自助行为。
在现行立法的物权救济模式中,公力救济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而物权私力救济的法律适用只能援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28、129条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相关规定。自助行为的合法性虽未被现行立法正式认可,却在人民法院的审判实践中得到承认。大量游走于法律边缘的私力救济特别是自助行为拷问着法律的正义性与可操作性。
一方面,《民法通则》中的正当防卫制度不足以涵盖所有的物权防卫样态,例如,占有防御权就具有正当防卫与自助行为双重权源;另一方面,物权请求权的特殊性质也决定了物权保护中的自助行为与债权实现中的自助行为存在差别,民法总则中民事自助行为的一般规定在物权保护与实现中难以操作。物权自助行为作为一种保护物权的途径有其独特的价值目标和运行机制,然而,如若不能将合法自助与自助权滥用的外缘界限廓清,将无法满足法律稳定性的要求。自助行为作为人们在权利无法实现或受到侵犯时候的本能反应,法律的强令禁止只能导致两种极端:一方面,对那些公力救济很难实现或无法实现的权利,被侵害人只能“望权兴叹”,从而导致法律之力的弱化;
另一方面,当现实中的自助行为无法完全避免的时候,人们出于这种自保本能有可能采取更为极端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权利,从而造成对社会秩序更为严重的破坏。物权自助行为制度犹如一把“双刃剑”,在效率与安全、正义与秩序之间徘徊,因此,构建严谨的物权自助行为制度,通过法的示范和指引作用对自助行为加以规范与引导,将物权自助行为类型化、制度化方为立法选择之上策。
相关阅读:
物权法的首要功能是什么?
物权法的首要功能是什么? 物权法的首要功能在于确定财产的归属,从而平息冲突与纷争,物权(财产权)在现实生活中更容易遭受来自众多的不特定的义务主体的争夺和侵害,从而有损于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只有人们获得了对资源的 占有 权和使用权,物有其主,并有……[更多]
担保物权的法律性特征有哪些?
担保物权的法律性特征有哪些? 担保物权作为物保的区别于人保保证的特性,它具有以下的特征: 一、物上代位性,是指担保物权的效力不仅及于担保物本身,而且及于担保物的变异物、赔偿金、补偿金以及保险金等代位物。换言之,若担保物灭失,设于其上的担保物……[更多]
物权担保的主体是什么?
物权担保的主体是什么? 为了更好地保护担保物权人的合法权益,便利担保物权的实现,节约诉讼资源,新民事诉讼法在第十五章特别程序中增设了实现担保物权案件一节,对担保物权实现的相关程序性问题作出了规定。 依据新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实现……[更多]
担保物权特征有哪些?
担保物权特征有哪些? 1、从属性。担保物权是为担保主债权及时得到清偿而设定的,故具有从属性主债权的特征。担保物权的从属性体现在:第一,担保物权的成立以债权的存在为前提;第二,担保物权不得与所担保的债权分离而单独存在;第三,被担保的债权消灭,担……[更多]
物权担保性质是什么?
物权担保性质是什么? 担保物权是指以确定债务清偿为目的,而在债务人或者第三人的特定物或者权利上设立的定限物权。 担保物权是指以确定债务清偿为目的,而在债务人或者第三人的特定物或者权利上设立的定限物权。担保物权是以直接支配特定财产的交换价值为……[更多]
担保物权竞合的处理规则
担保物权竞合的处理规则 担保物权的竞合,是指在同一担保物上存在数个不同种类的担保物权,哪一类担保物权具有最优先受偿效力的问题。 担保物权竞合的处理规则 (1)担保人的行为造成担保物权竞合的处理。 即一担保物上已经存在一个担保物权,担保人通过自己的……[更多]
婚内财产协议可以作为物权归属的依据
【基本案情】 佟甲与田乙为再婚。婚后育有一子佟2(时年7岁),佟甲与田乙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财富中心房产一套(产权证登记人为佟甲),尚有贷款未还清。2014年3月,佟甲在出差期间猝死,未留有任何遗嘱。佟甲父母均已去世,除与前妻所生之女佟1(时年23岁……[更多]
物权法中关于反担保的内容
物权法中关于反担保的内容 反担保是指为保障债务人之外的担保人将来承担担保责任后对债务人的追偿权的实现而设定的担保。 法律咨询:物权法中关于反担保的内容是什么? 律师解答:第一百七十一条 债权人在借贷、买卖等民事活动中,为保障实现其债权,需要担保……[更多]
物权法对反担保作的规定
物权法对反担保作的规定 反担保是指替债务人提供担保的第三人,为了保证自己的追偿权得到实现,可以要求债务人为追偿权的实现提供担保。反担保是第三人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必要手段,是担保活动中普遍使用的方法。在由第三人提供担保物权的债权债务关系中,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