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交通事故伤残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Ⅱ级伤残的划分依据
①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②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子上的活动;
③不能工作;
④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Ⅲ级伤残的划分依据
①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②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
③明显职业受限;
④社会交往困难。
Ⅳ级伤残的划分依据
①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②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③职业种类受限;
④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Ⅴ级伤残的划分依据
①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
②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③需要明显减轻工作;
④社会交往贫乏。
Ⅵ级伤残的划分依据
①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的需要帮助;
②各种活动降低;
③不能胜任原工作;
④社会交往狭窄。
可根据各部位的伤残情况,来确定伤残级别。受伤人员符合两处以上的伤残等级者,应以伤残程度重的等级作为最终评定结果,但须分别写明各处的伤残等级。
评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时,应排除其原有伤、病等情况进行评定。
在交通事故中,如触犯刑法者,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阅读:
【交通事故】交通事故人体鉴定哪些内容?
【交通事故】交通事故人体鉴定哪些内容? 1.人体损伤 人体损伤是指外界因素作用于机体,致使器官、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破坏。外界因素一般可分为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因素三类。物理性因素主要包括各种机械性暴力、高温、低温、电流、放射线等;化学性因……[更多]
交通事故处理期限
在交通事故的处理中,往往会遇到很多时间限制,这就是交通事故的处理期限,相关部门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做出交通事故处理,当事人也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申请,超过了处理期限,相关部门将不予处理,当事人的权益将无法得到保障,那么交通事故的处理有……[更多]
如何认定交通事故责任
如何认定交通事故责任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认定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 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的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的……[更多]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
发生交通事故后,轻微事故,损失较小,责任明确,适用自行协商和简易程序,自行拍照撤离现场,再协商处理;有人伤的交通事故应第一时间报警,交警接到报警后第一时间到现场进行现场处置,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进行下列程序处理:现场调查、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