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通APP停运会员退款难 律师称消费者可向法院起诉
“油通”APP停运 会员无处退款
APP服务商称清算工作会交予相关团队执行 已有消费者报警
用微信扫二维码就能给爱车加油,这对于很多车主来说原本是件实惠方便的事儿。不过,陈先生向本报反映,他安装并充值的一款名为“油通”的 APP,最近到北京一些加油站却被告知不能使用,充值的余额能否退也不得而知。而APP服务商称“将停止运营”。目前,陈先生已向属地派出所报警。
会员
加油站已无法扫码加油
陈先生称,2015年初他充值成为“油通”APP会员,开始在北京及外地很多加油站使用加油,能适当优惠,感觉很方便。可11月初,他到北京一些加油站时,却被告知已跟该APP服务商取消合作,无法继续使用,“起初听说像延庆等偏僻地区的加油站还能用,但到11月中下旬,这些地区也加不了油了。”陈先生说,他的账户里还有三四百元,近日拨打“油通”公司客服电话,始终联系不上。事后,陈先生前往该公司位于海淀区的注册地,发现他们并不在此办公,不知道如何退款。
“油通”官网里介绍,“油通”联合全国50000多家加油站,推出手机加油,手机支付服务。官网展示的公司宣传片显示,其微信公众号对外开放后,短短一个月吸引了超过10万人关注。陈先生告诉记者,他已就此向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进行过反馈,得知目前已有多人反映此事,“不止在北京地区,全国各地肯定还有很多用户预存加油款拿不回来。”记者了解到,部分充值用户在网上发帖要求退还余额,款额从一百到几百元不等。
“油通”
后期清算工作按程序进行
市企业信用信息网查询结果显示,北京油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日期为2014年3月,该公司有两条经营异常名录,其一是2015年7月,公司未依照《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的期限公示年度报告。其二是2015年12月,公司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记者注意到,“油通”APP上公布的地址位于朝阳区北四环东路,不过此处为居民区,也未找到该公司经营地。记者拨打该公司联系电话,语音始终提示无法接通。
记者发现,“油通”APP服务商北京油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12月28日发布了公告,称因公司管理团队与资本方无法达成经营思路的统一,将正式停止运营,公司的服务号于2015年12月31日正式关闭。同时,该公司表示,由于投资方与公司签署的备忘录履约,造成公司部分对外债务无法正常履行,给合作方造成了不便。此外,公司后期的清算工作会交予相关团队执行,将按相关程序进行。
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的工作人员登记后称,确实接到过不少消费者反映此事,“出现这种多用途预付费卡的纠纷,我们会转交相关部门为消费者和商家调解,将有专人回复。” 律师说法
消费者可向法院起诉
陈先生等消费者最关心的是卡中余额如何退还,而油通公司的公告中并未涉及。北京京腾律师事务所主任张雪东律师表示,消费者可按该公司注册地址向法院提起诉讼,如届时法院也无法联系到该公司,会向其送达公告,待判决生效后可申请强制执行。
相关阅读:
微信朋友拼疑借团购套信息 被警方列为诈骗网站
微信朋友拼疑借团购套信息 被警方列为诈骗网站 微信客服:核实后会对违规账号采取处罚 近日有网友反映,使用朋友拼微信商家团购2元的车厘子和蓝莓,付款成功后却未收到货,商家称没有参团成功已返款。记者搜索发现,此类情况很多。有网友始终没收到2元退款,……[更多]
微信引发的法律纠纷
微信引发的法律纠纷 案情介绍: 2014年4月原告付某有一套全新房屋(未经装修,毛坯房)准备出租,当时付某不在国内,付某通过朋友将房屋出租给被告袁某,租赁合同中约定,承租方不得转租、不得改变房屋结构等内容。合同签订后,袁某将合同约定的租金、押金支……[更多]
陈灿律师:偷完留微信 “聪明”侧漏
……[更多]
窃贼砸车行窃得手后竟留字条 要求车主微信转账
窃贼砸车行窃得手后竟留字条 要求车主微信转账 砸车玻璃盗窃得手后,小贼竟留下写有自己微信号的字条,以归还物品为由让被害人拿钱来换。今天(12月10日)上午,李某因涉嫌犯有盗窃和敲诈勒索两项罪名在朝阳法院出庭受审。 李某今年33岁,陕西人。检方指控,李……[更多]
微信红包引发的几个法律问题
微信红包的核心不在于微信本身,而在于在于“红包”。传统意义上的“红包”主要是在春节期间由家长或长辈用红纸包裹派给自己的孩子或晚辈的压岁钱,表示把新的一年的祝福和好运带给他们。现代意义上的“红包”已经有多重含义,有的已涉及法律风险,比如医生……[更多]
朱巍:传播淫秽视频,微信群主该当何责?
朱巍:传播淫秽视频,微信群主该当何责? 近日,浙江云和县法院判决了一起利用微信群传播淫秽视频的案件,群主因没有阻止群成员的违法传播行为,被认定为刑事共犯,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的共同犯罪。 微博群、QQ群、微信群等即时通讯工具,如今已成为自媒体时代……[更多]
“微信”想当证据不容易
“ 微信 ” 想当证据不容易 2012 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明确了电子数据为法定的证据类型。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视听资料包括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手机短信、电……[更多]
朋友圈"碰瓷提醒微信"系谣言 律师提醒转帖需谨慎
朋友圈碰瓷提醒微信系谣言 律师提醒转帖需谨慎 近日,一些号称在浦东康桥镇、松江玉树路等地固定出没碰瓷团伙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中广泛流传,不仅市民纷纷转发互相提醒,一些公众号也专门制作发布提醒帖。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这类碰瓷提醒微信本身却是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