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如何审理上诉案件?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或者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改变原审判决的,应当同时对被诉行政行为作出判决。
相关阅读: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如何运用?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如何运用 ? 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对未采纳的证据应当在裁判文书中说明理由。 以非法手段取……[更多]
行政诉讼证据包括哪些?
行政诉讼证据包括哪些 ? ( 一 ) 书证 ; ( 二 ) 物证 ; ( 三 ) 视听资料 ; ( 四 ) 电子数据 ; ( 五 ) 证人证言 ; ( 六 ) 当事人的陈述 ; ( 七 ) 鉴定意见 ; ( 八 ) 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以上证据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相关阅读: 哪……[更多]
哪些人不可以被委托成行政诉讼代理人?
哪些人不可以被委托成行政诉讼代理人 ?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 一 ) 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 ( 二 ) 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 ( 三 ) 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更多]